40年来湖北7市改名,2城进入百强县行列,襄阳晋级全国50强
一个城市的名字,可以体现出城市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来,就相当于城市的脸面,其意义不能轻视!所以,有些城市因为历史文化渊源或者基于提升城市形象的需要,纷纷进行改名,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湖北省80年代以前城市名字变化频繁,到了80年代以后才逐渐稳居下来,因此,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湖北80年代以来改名的7个城市,看看它们分别是谁?哪个城市改名最成功?
一、丹江口——均县
丹江口市,位于湖北东北部,是地级市十堰代管的县级城市。丹江口市为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节点城市,而且境内有5A景区武当山,因此有“仙山圣水丹江口”的美誉,又被人们称之为“水都”。丹江口市原名“均县”,历史上为“均州”所在地,曾经有均州古城,后来因为修建丹江口水库,古城被淹没,从此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丹江口撤县设市在湖北来说非常早,早在年就成功撤县设市。因为均县位于丹江汇入汉江的入口,且境内有大型水利工程丹江口水库,因此撤县设市时被改名为丹江口市。年,丹江口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常住人口约44万多人,人均GDP约6万多元,人均经济水平位居湖北县域前列。
二、仙桃——沔阳
仙桃市,位于江汉平原北部,湖北省三个省直管之一。仙桃历史上曾设置沔阳州,后来改为沔阳县,年沔阳县撤县设市时,因为沔阳与四川绵阳读音非常接近,且“沔”字比较生僻,于是就以城关镇仙桃为名,改名为仙桃市。
仙桃市为湖北县域经济强市,19年常住人口万,实现GDP亿元,人均GDP7万多元,有望成为湖北第一个生产总值超过千亿的县市。仙桃年被列为省直管市后,经济发展再次加速,多次上榜全国百强县榜单,为湖北县域经济领头羊。
三、武穴市——广济
武穴市,位于长江中游北岸,属于鄂东南地区,为湖北地级市*冈代管。武穴原本名为广济,是佛教圣地,为四祖道信的家乡,历史上寺庙众多,有广济佛国之称。年广济撤县设市时,以城关镇武穴为名,改名为武穴市。
武穴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都是*冈地区唯一的工业县市,以化工、建材等传统工业为主。因为有工业经济的支撑,所以武穴多年来经济一直位居*冈榜首,直到几年前才被麻城超过。年,武穴实现GDP亿,在*冈10个县市区中排名第二。
四、广水——应山
广水市,位于鄂豫两省交界处,是京广铁路上的节点城市,地区性物流聚散中心。广水市原名应山县,年撤县设市时改名为广水市,由孝感代管,年随州升格为地级市时改由随州代管。至于为什么改名为广水市,目前比较可信的一种说法是:因为京广铁路在应山县内设有广水火车站,并且知名度较高,为了提升城市的知名度,所以在撤县设市时改名为广水市的。
广水市因为地理区位优越,且拥有南北大动脉京广铁路,交通非常便利,曾经为湖北县域经济强市。年以后,随着京广高铁的通车,广水区位优势开始下降,再加上经济结构过于传统,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是,年广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依据位居湖北县域二十强行列。
五、赤壁——蒲圻
赤壁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湖北、湖南两省交界处,与湖南岳阳毗邻。赤壁原名蒲圻,年撤县设市时也是改名为蒲圻市,因为传说是三国赤壁古战场所在地,为了提升城市的知名度,于年改名为赤壁市,目前早已是家喻户晓,蒲圻反倒是少有人知,算得是改名比较成功的。
赤壁市为湖北县域经济强市,工业基础比较好,以制造、采矿和能源产业为主。赤壁市年常住人口49万多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人均GDP9万多元,位居湖北县域人均经济前列,是一座小而美的县级城市。
六、宜都——枝城
宜都,湖北县级城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代管。宜都名字变化比较曲折,年宜都撤县设市时改名为枝城市;但是,在年再次将枝城市改名宜都市,重新回归旧名。
宜都是湖北县域经济强市,位于湖北化工工业廊道上,因此化工工业非常强,工业化水平和经济水平都比较高,多次入选全国百强县。年,宜都常住人口仅有38万多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七、襄阳——襄樊
襄阳,位于鄂东北地区、汉江中游两岸,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三国时为荆襄九郡之一;襄阳扼南守北、控东引西,地理位置优越,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年,将襄阳县改为襄城区,并取襄城区和樊城区两区名字首字设立襄樊市。后来随着文化意识的回归,要求改名为襄阳的呼声越来越高,于是在年,地级襄樊市改名为襄阳市。
襄阳市,目前为湖北省以及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强市,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位于湖北汽车工业走廊上,汽车工业发达。年常住人口万,襄阳实现GDP亿,超过西部省会城市南宁、贵阳等,位居全国城市GDP排名第46名,成功进入全国城市50强。
红叶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