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风铃草走近河南2菊潭古治内乡县
TUhjnbcbe - 2021/3/14 11:57:00
走近河南 2.菊潭古治(内乡县衙)
  贾平凹在一篇叫“白浪街“的文章里写道:“丹江流经竹林关,向东南而去,便进入了商南县境,一百一十里到徐家店。九十里到洗楼,五里到月亮湾,再十八里拐出沿江第四个大湾川到荆紫关、淅川、内乡、均县、老河口”。一条丹江,从秦岭出发,千肠百回,向东南穿过陕、豫、鄂,公里的流程,最终汇入汉江。白浪街是豫、陕、鄂三省交界,一脚踏三省之地,贾平凹的这一段话,点明了丹江流经内乡,并和我们湖北丹江口均县相邻。如果丹江大家不熟悉,但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中线,连绵千公里的人工水道,从丹江口水库出发,经郑州,逆流而上,一路向北,最终抵达北京、天津。
  这里有我要去的内乡,因为它有被誉为“天下第一县衙“的内乡县衙,也是我国第一家衙门博物馆。
  县衙后花园
  县衙后花园
  我10月的河南之行就这样从南阳开始了。
  而南阳之行是从内乡开始的。
  去内乡,路边拦的一辆客运车,走低速国道,沿途经过全国有名的玉雕之乡镇平,见镇平路边家家户户门口都售卖狮子、佛、人物等各种大型雕塑,没下车。但知道中国第一座中华玉文化博物馆就设在镇平,石材选自独山玉和南阳玉,独山玉在战国之前就已经开采,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若再去南阳,一定要到镇平感受下玉雕文化。
  从南阳到内乡,七十多公里,一路有客人上下,用了两个多小时。
  湍河穿城而过,小县城干净整洁,商业繁华。
  在汽车站下车后,不顾其他,我径直步行到内乡县衙博物馆。这次河南之行,我是选择以历史人文为主题的旅程,所以,去各地的博物馆,都是我的首选。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多了解一些中国五千年历史变迁,不,在河南,更有着中国九千年文化的发掘和更替。历史与时间同行,我们应该与历史同行。
  菊潭古治宣化坊
  
  照壁
  内乡,古称菊谭,为什么叫“菊潭”,因为内乡当时盛产药菊,是药用菊的发源地。
  传说当地人喝了从菊花丛中流出的山泉之后,可长寿百岁,也曾用药菊治好了当时流行的瘟疫,菊潭之名,千古流传。李白游南阳时,为好友崔郎中宗写下“时过菊潭上,纵酒无休歇,泛此*金花,颓然清歌发“的诗句。
  “菊潭古治”就是指这里是历史上治理百姓的机构。
  从南阳到内乡县衙,已临近中午时分,县衙前有一个很大的售票、休息大厅和停车场,游客不多,买了票,就直接来到马路对面的县衙。县衙门前,有一处四五米长的青砖浮雕照壁,照壁绘有一个怪兽,象麒麟,张着大口,正吞噬着周围的珍宝,但它不觉得满足,想去吞天上的太阳,最终将会被摔得粉身碎骨,这就是传说中的“犭贪”,贪婪之兽。
  去年我到山西,见过很多精美的浮雕照壁,大多是用来阻挡外来视线,起聚财聚气的作用的。而内乡县衙前的这座照壁,立在显眼位置,是用来警诫官员要保持清廉执*的。
  正门前还立有一座牌坊,也叫宣化坊,古时,每月的初一、十五,知县都要在宣化坊下宣讲对谕,教化老百姓。
  这是我在县衙门外,所见到两处建筑及它们所赋予的深刻寓意,一个警示官员不得贪赃枉法,一个教育民众要学法守法。
  踏进内乡县衙大门,所睹所察,又更是一部厚重的县衙历史教科书了。
  网查内乡县衙平面图
  仪门
  公生明牌坊后是正堂
  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万多座衙门,但随时社会发展,朝代更迭,加上古代流行“官不修衙”,所以,至今能真正完整保存下来的屈指可数,县衙只剩下寥寥几座。
  我曾参观过浮梁县衙和平遥县衙,从建筑特色上来讲,浮梁县衙是徽派系建筑特色,平遥县衙是典型的北方建筑特色,而内乡却北方建筑的粗犷、古朴特色,又有南方建筑精巧细腻特色。这三个县衙,在中国留存的县衙中,都有着重要的位置,但相比起来,只有内乡县衙为原貌原建筑,保存的最为完好,浮梁和平遥的建筑,大多经过复建和修缮。
  虽说县衙已远离我们这个时代,但我们对衙门并不陌生,我们从小都知道铁面无私、明察秋毫的“海瑞“、“包拯”,在很多影视剧里,知县老爷在大堂升堂时,端坐在“明镜高悬”的大堂内,衣冠楚楚,目光严厉,一派公正无私的面孔,两排衙役分站于堂下两侧,庄严肃穆地低着头,随时听侯调遣。不过,从扮演知县某些微妙的神色中,一眼便能识别谁是清官,谁是贪官。
  内乡县衙之所以被誉为“天下第一衙”,并有专家称它是“神州大地上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还有“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等各种美称,是因它以故宫为建筑蓝本而修建,规模宏大,最完整地保存了封建社会官署文化。
  到南阳,内乡县衙是值得一去的。 
  保存完好的原告台石 被告台石
  大堂内的明镜高悬牌匾
  内乡县衙始建于元大德八年(年),距今有七百多年历史了。它经元、明、清三代多次毁损,又多次重修。现有的建筑群是光绪年间由知县章炳焘主持营建,坐南朝北,占地约4万平方米,一百多间房屋,六组四合院,属清代建筑。
  当时内乡县衙自咸丰七年为捻*(清朝的一支农民起义队伍)焚毁,已有30多年,后历任的地方官都未能重建,章炳焘受命后,为了一方安宁,不计个人得失,修复了包括县衙、学校、城门等一系列民生工程,他为官清廉,善*为民,深受当地群众的爱戴。因他是浙江人,建造县衙时,融入了南北方的建筑特点,既有北方单体建筑“明三暗五”又有南方建筑廊庑相接、回廊宽阔的特点,而且还修建了江浙特色有着小桥流水的后花园。
  县衙按“座北朝南、左文右武、前堂后邸“的格局而建,一条中轴线上设置主体建筑大堂、二堂、三堂,东西两侧各有一列对称的辅助建筑,东有三班院、吏房、户房、礼房;西有监狱,兵房、刑房、工房。
  整个县衙建筑,布局对称、合理、紧凑,主次分明。
  在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中国很多古建筑都毁于战火,内乡县衙之所以能保存到现在,是因为它在民国时期仍是内乡最高行*公署办公场所,后来被用着学堂和指挥部,才得于幸存。直到年,它仍是内乡县最高行*机关,在内乡扮演着重要的历史角色。
  西侧的刑房、兵房、工房
  东侧的吏房、户房、礼房
  云版:旧时官署敲击云版报时、集众的信号(寺庙多次所见,作法器用)
   二堂
  三堂
  后花园
  
  要了解县衙设置的这些机构,还是要先简单地了解下历史。
  我国古代从隋唐开始,统治者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由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主管审查,尚书省负责执行。这三省的长官都同于宰相。
  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由尚书省设,这六部官员正职称尚书,副职称侍郎。这六部官员在知县的领导下工作,对知县负责,而知县主要负责审案断狱、劝课农桑、赈济贫困、办学育人等。吏、户、礼由丞管辖,兵、刑、工由典史统管。
  历史比较枯燥,但琢磨起来也很有趣,而我所走进的原本就是一座县衙历史博物馆。
  若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游了之,那么看到就只是几间古色古香的房子而已,那完全失去了旅行的意义,但若不走近它,就不会去深入了解它,更不会从中有所获。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博物馆是展示这座城市文化厚度的窗口。
  “公生明”牌坊后的正堂,就是大堂,又叫公堂,是知县办公审案的地方。
  二堂又称“琴治堂”,源于《吕氏春秋》中宓子贱与巫马朝关于“琴治堂”的典故。孔子的学生宓子贱在山东单父县做官时,鸣琴而治,身不下堂,修然自得,很轻松地把单父县治理的井井有条。用礼乐教化人民,以致*简刑清。二堂一般审民事案件,知县在此对原被告进行调解。
  知县每在上午九点左右在大堂审判犯人,审判犯人时,县官会允许百姓前去观看,显示自己的清廉。审判完后,知县其余时间在二堂办公,处理各种民事案件。
  三堂称“三省堂”,是内宅,用以接待上级官员、商议*策和办公起居的场所。三省堂后是王炳焘建造有江南风格的后花园,几片荷,几枝柳,几丛竹,几盆菊,几条小径,几个小桥,几点流水……
  工作之余,生活充满诗情画意。
  县令章炳焘展馆
  县令元好问展馆
  元好问碑文
  在历史记载上,有名知县在内乡任职,他们大多廉*爱民,勤于治理内乡。
  章炳焘展馆对章炳焘本人有详细的介绍,他是在清朝最腐败,国计民生最凋零的时期迎难而上,上任后,不但筹建了内乡县衙,而且体恤民众,秉公执法,保护一方水土一方人。后失官后移居开封,生活十分拮据,靠卖字为生,度世维艰。后回内乡求告,当地群众纷纷解囊。当地有一首为他而作的民谣:“世上有水就有山,人间有民就有官,百姓心中有杆秤,捐款助济章知县“。可见,他在内乡有多深受当地人的爱戴。
  内乡县衙另一个大名人就是金代大诗人元好问了。他更是有着“为官清正,体察民情,忠君爱民,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他在内乡任职期间,留下了大量的诗篇,著名的有《宿菊潭》、《内乡斋书事》等。
  元好问展馆保存一块《内乡斋书事》的碑文,上面刻着:
  吏散公庭夜已分,寸心牢落百忧熏。催科无*堪书考,出粟何人与佐*。
  饥鼠绕床如欲语,惊乌啼月不堪闻。扁舟未得沧浪去,惭愧舂陵老使君。
  这首诗是元好问在内乡任县令时,当时全国的赋役全压在河南人民身上。加上水、旱、虫等自然灾害,人民的生活本苦不堪言,颗粒无收,诗人还受命于去催逼赋税时而作,那种苦愁、郁闷、忧心如焚、夜不能眠的心情下,而创作了这首诗。
  元好问被元*所俘,先后羁押山东聊天、冠县,后回到故乡山西的忻州,专事著述,成为金元时期的文坛巨匠。
  
   内乡县衙博物馆除了建筑,保存的文物有多件,都放置在各个展厅内,这些文物,反映了古代衙门官员的生活、生产和办案情况。景点还藏有大量石碑、石器、楹联、匾额等珍品,需要花时间认真品味。
  这些文物中,有各个时代官员在这里所作“为官之道”爱民的对联,
  其中,最著名的是一幅挂三堂的楹联,这幅楹联,是县衙的镇馆之宝。
  它是: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期,自己也是百姓;
  这幅对联是康熙年间内乡知县高以永所作,告诫官员要把自己的荣辱得失看得淡一点,要为百姓、地方谋福,并要以百姓为天下,爱民惜民,不要欺压百姓。
  
  为什么说它是镇馆之宝呢?因为它受到了几届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介绍说年11月26日,习大大在山东荷泽召开座谈会,给市、县委书记念了一副对联,内容就是三堂里挂着的这幅对联。
  年,朱总理视察内乡县衙时,也高度评价了这副对联所阐述官与民的辩证关系。,江总书记来内乡视察时,也给这幅对联极高的评价。
  除了这幅楹联,县衙内每个门堂都有相对应的对联,都直白简单,朗朗上口,寓意深刻。
  如: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
  又如: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
  又如:报国当存清*志,为民可效廉明臣。
  ……
  这些楹联内容,激励着每一代受命来此的县令要“公平清廉“执*,这些对联,一幅幅解读出来,便觉古代人执*时对自己的鞭策和良苦用心,顿时令人心生佩服。
  从后花园出来后,是一面碑文墙,刻着古代诗人所描写内乡的诗,还有国家领导的题名
  戏台
  雕塑
  说的没错,一座古县衙,半部官文化。
  从内乡县衙博物馆,可以清晰地到明清两朝的权力架构和官吏生活状态。
  它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加强了封建专制,使其达到了最高峰。另一方面,由于其制度缺陷,滋生了腐败,加速其灭亡的进程。
  但是,它所留给后人的是建筑文化、官德文化、戒石铭文化、对联文化等,如果到了南阳,是一定要感受一下内乡县衙这样一座历史文化遗产的。
  说大也不大的县衙博物馆,我在里面来来回回逗留了三个多小时,感觉收获很大。
  直到回来后,提笔之时,才觉得自己当时只是一知半解,很多疑惑也是查资料才有所得。
  所写这些,并不算全面和透彻。
  写此文时,更是觉得自己历史知识欠缺,有种弹尽粮绝的感觉,还好,自己一只脚已迈进了历史的大门,另一只脚会随后而至。
  内乡县衙外的仿古商业街
  小吃摊
  小吃一条街
  兴趣盎然地参观完县衙,肚子饿得咕咕直叫。
  出大堂,思绪还在七百多年的古县衙里来回穿梭,而一墙之隔的仿古商业街,却是商业繁闹,人群如织,是另一番现世的世界。
  恍惚中,我还是决定先填饱肚子。

~此篇完~

 


  风铃草著《带着女儿去云端》,书价49.8元,此书十余万文字,四百多幅美图,有关青海\西藏\尼泊尔的大美风光,途中故事,风土人情,心灵感悟,更有途中和女儿在一起二十多个日日夜夜的相依相伴,母女温情,总有一点,能打动您,值得您购买、品读。
  宜昌新华书店\西陵书香微店有售
  风铃草(有售)

感谢五年来一直在我

1
查看完整版本: 风铃草走近河南2菊潭古治内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