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湖北省丹江口市浪河镇浪河口村村民成素芳时,她正在自家房前摘菜。
和人们印象中的农村房屋不同,这是一排两层的连体建筑,仿徽派风格,粉墙黛瓦骑马墙,家家门前栽种着小树,小花园掩映其中。成素芳家是村口第一家。
40岁的成素芳是丹江口市5.3万名内安移民中的一员。为保障一江清水润泽京津,她和乡亲们离开世代生活的家园。但让她没想到的是,和过去生活的彻底诀别,反而让他们几年之内就过上了新生活。“环境好了,生活也更有保障了。”她说。
“移民迁复建,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好机会。我们把住规划的龙头,在保证移民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同时,结合‘多规合一’迁村并点,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丹江口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李拥*告诉记者。
以规划拓空间、控扩张、引集聚
丹江口是个小地方,却因“南水北调”工程而闻名。这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坝加高所在地,移民10万人,其中5.3万人属靠后内安。
与壮美的高山大湖相比,丹江口市可利用土地稀缺。李拥*说:“搬迁前,丹江口库区移民人均住房面积只有30平方米,每户宅基地面积最多不超过平方米。”
承包地也少得可怜。以浪河口村*支部书记裴宏坤为例,由于儿子在外读书,妻子在居委会工作,是城镇户口,他们一家三口总共只有4分地。在浪河口村,这是个平均值,最多的也不超过4分半地。
缺田少地的窘况,让丹江口人对土地的感情尤其深厚。“对移民来讲,背井离乡是痛苦的。但对土地管理者来讲,这却是个统筹移民安置点和集镇建设用地布局的好机会。”李拥*说,“做得好,可以节约出很多土地。”
“规划节约是最大的节约。”李拥*一再强调这一点。在实践中,规划成了龙头,具有全域指导性。以规划拓空间,以规划控扩张,以规划引集聚,迁复建建设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规划、生态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互对接、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地实现“多规合一”。
“这减少了建设的盲目性,确保不给迁复建建设留下后遗症,也保证了在移民迁复建全过程中,节约集约用地成为主旋律。目前,土关垭、浪河、丁家营等移民安置房建设,节约土地近万亩。”李拥*说。
三种模式提升节地效果
成素芳家所在的地方,原是一片未利用地,垫高以后进行平整,建成了现在的新村。像这样的安置点,丹江口市共有个,全市73个村、户、4万余人,如今就生活在这样的集中安置点里。
站在成素芳家门口,丹江口局副局长张殿汉指着远处几个新村说:“现在已经看不到原来那种土木房和土坯房了。”
在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之下,遵循使用、美观、节约集约用地原则,按照城镇化要求规范建房的式样和结构,个安置点实现了自来水通、排水通、路通、电通、电信通,在提升集镇形象的同时,节约集约用地效果显著。
有多显著?李拥*给记者举了个迁村进镇的例子。在距离小城镇较近的地方,由于有区位优势,零散村庄的村民愿意整体向小城镇搬迁。在规划引导下,如今已有石鼓镇玉皇顶村等19个自然村整体搬迁进镇,腾地面积达亩。
除了迁村进镇,还有村庄合并和迁移式扶贫两种模式。
对远离小城镇的村庄,实施合并,以小并大,组建中心村。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发挥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的规模利用效益,节约土地。目前,习家店镇茯苓村等6个自然村并入大村,腾地亩。
对于生态敏感区、偏远地区农民,则整体搬迁,移位发展,统一规划建设新村,腾出原村庄的建设用地,复垦还耕。“目前,浪河镇小店子村等42个自然村,共人整体移位,腾地亩。”李拥*介绍说。
成素芳家所在的浪河口村,就属于第三种模式。
让村民生活更有保障
从成素芳家往前走大约米到主干路,再往右走不到1公里,就到了她家原来的宅基地。如今,复垦后的亩宅基地中,有亩建起了大棚。
路边醒目的广告牌告诉人们,这里已经成了丹江口市绿色有机蔬菜生产基地,每年供应无污染的绿色蔬菜万斤~万斤,辣椒、西红柿、茄子、*瓜等蔬菜,还有西瓜、草莓、香瓜等水果,应有尽有。到了周末,不少市民会开车到这里观光采摘。
“旧宅基地复垦后,该是谁的,还是谁的,但因为地不多,村民自己一般不耕种,而是流转给合作社,统一拿土地流转费,每亩地每年有元钱。”裴宏坤告诉记者,“如果愿意,村民还可以在合作社打工,收入不比在城里差。”
在合作社打工的村民中,成素芳是技术比较出色的。她一般每天在大棚里工作8小时,农忙的时候,每个月要工作25天左右。“一般女工的工资是每天80元,男工元,每月一结。”合作社管理人员乔俊峰告诉记者。这样算下来,成素芳每个月可以拿到0元,再加上到其他地方打打零工,每月收入0多元不成问题。成素芳的爱人也在当地干农活,两个人的工资加在一起,差不多每个月都超过元。加上1.35亩承包地的流转费,每5年还要增加20%,一家人的生活还算舒坦。
“要是自己种地,赚不了多少钱不说,有时还赔钱。这样从土地里解放出来,旱涝保收。”成素芳说完,拉着记者参观了她家的二层小楼。正房占地平方米,上下两层的建筑面积就是平方米,附属设施占地40平方米,非常气派。几个房间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电一应俱全,“光装修就花了11万元”。
不仅如此,为了保证村民能致富,镇里每个月都举办免费的技术培训。“每期培训的主题不同,目的是为了提高村民的就业技能。培训地点就在生产基地对面,教师都是从外面请来的专家。”裴宏坤告诉记者。
“不仅提高了技能,还开阔了眼界,知道怎么才能赚钱。”成素芳是在去年4月参加的培训,她告诉记者,有时间,她还想再去培训一次。
记者采访时,淅淅沥沥的细雨一直未停,这雨也让“水都”丹江口的大地更显葱茏,孕育更多希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