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有这样一些90后,耕耘于乡村教育,用热血奉献改变着山村孩子的命运,用青春年华点亮山村孩子的梦想。
大山里追梦的女孩
杨晓帅
年,我考上河北省怀安县的特岗教师,在太平庄这座偏远的小山村一待就是6年。
我还清楚地记得刚到河北省怀安县太平庄中心学校任教的情景:临时住在废弃教室改成的宿舍里,夏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冬天,即使点两个火炉也无法取暖。除此之外,我和同事还得拿着锤子去砸煤,还要抬井水洗锅做饭。
但是,这些并没有冲淡我初为人师的热情。我的老家在山西,但我从不请假,周末就一个人守在学校。自己背井离乡,所以同理心下,对于留守儿童我格外用心。
我深知,作为乡村教师,除了上好课之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对留守儿童心灵上的陪伴、父爱母爱的补给和阳光性格的培养。
班上有个孩子叫小龙,平常沉默寡言,不认真听课也不写作业。爸爸打工,妈妈忙于农活。为此,我几乎每周都会进行家访并辅导。渐渐地,孩子感受到了关爱,开始变得不一样了。令我欣喜的是,小龙到四年级时数学成绩已名列前茅。我问他:“开心吗?”孩子点点头。他突然说:“老师,谢谢您。”那一刻,我的眼眶湿润了。
从外省转学回来的小欣,学习基础非常薄弱。孩子跟着70多岁的外公外婆生活,不到半年外婆患病去世,家庭的无奈、学习的困难,让这个小姑娘脸上没了笑容。
我了解到小欣的情况,下课后就喊她到办公室谈心,为她补课,给她安慰,孩子进步很快,也渐渐变得活泼开朗起来。孩子妈妈知道后,给我打了长途电话,一边说一边高兴地哭了起来。我忽然觉得“这辈子做教师,值了”!
两年前的教师节,是一个星期六,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孩子们来到学校。他们买了气球、彩带,把教室装扮一新。他们怕我周末在学校寂寞,要陪我一起过教师节。我被孩子们从宿舍叫出来,看见黑板上写的“老师,您辛苦了,我们爱你”时,眼泪瞬间流了下来。
对我来说,这里已经成为聚集温暖、割舍不下的家。
6年时间,年轻教师来了一批又一批,但是因为学校位置偏远,留下来的很少。我看着同事们离开后步入婚姻殿堂幸福的模样,也曾动摇过。但每当这时,我的脑海中就想起每年寒暑假之前家长轮番问我的话:“杨老师,您下学期还来吗”“杨老师,这些孩子离不开您,等他们毕业后您再走好吗?”
坚持,是自己最美的选择。这时,我常常会如此安慰自己。
对待学生,我全心培育着,在业务上,我也用心学习着,努力提高着。
除了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我还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我带头在班里开设手工活动课,为孩子们从网上买衣服,带孩子们排练节目参加艺术节。
看到一个个羞涩胆怯的孩子在尘土飞扬的操场上整齐划一、动感十足地表演节目时,台下的评委感动得抹眼泪。后来比赛获得了全县三等奖,这可把我乐坏了,因为我一直都相信,山里的娃娃一点不比城市的孩子差。
校园整体建设完成之后,我还带着孩子们在教室做文化建设。校园里一面面光秃秃的墙壁,我也进行了彩绘创作。因为白天有课,还负责许多校务工作,我不等天亮就提着小桶去描画,下午放学后继续描绘直到天黑看不见颜色。我还请老教师帮忙写诗词和名言警句。看到一面面“会说话”的墙壁逐渐完工,我觉得两个多月的忙碌非常值得。
6年里,学校最初没有多媒体,就算熬夜到凌晨,我也会为每一节课做卡片、挂图、模型等教具,以便给学生最好的教学体验。后来有了多媒体,我的每节课都会精心准备PPT,让孩子们看到现代教育技术的神奇。我想利用一切机会“让孩子们看到外面的精彩世界”。
转眼就是6年,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我还和往年一样,为孩子们挑选了礼物,送他们T恤作为班服,上面是孩子们自己设计的图案“奔跑吧少年”。在送孩子们离校那天,我为他们上了最后一节班会课。看见孩子们一个个哭得像个泪人,我给他们每人一个拥抱。我最后一次为孩子们整路队,最后一次送他们过马路。把孩子们送远,他们又折回来,再送走,又折回来……
在短短6年时间里,我收获了很多的真情与感动。我是幸运的,我也想把这份幸运一直往下传递。
还记得为新特岗教师做培训讲座时的情景。那天,我一下子认识了几十个新特岗教师,每天都会有人问我这节课怎么上?那个知识点怎么讲?能不能提供一些课件?我都会第一时间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听着他们反馈回来的“谢谢”,听着他们说“公开课上得很棒”时,我知道我在传递幸福。
还有一次,我脚部骨裂不能下地,正赶上学校新来的教师准备县级研讨课,我每天都会问师妹试讲效果,师妹的课件、教具也都是我在病床上帮着修改的。最后一次去县城试讲,也是我跛着脚陪她去的。她说:“晓帅姐你能陪我一起去,我心里一下子踏实了很多。”我内心也满是喜悦。
在这6个年头里,我经历了许多故事,收获了许多亲情、温暖与感动,而这些终将化作我生活的信心和工作的动力,让我在乡村陪伴孩子们一直走下去。
(杨晓帅,河北省怀安县特岗教师,曾获马云乡村教师奖、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
圆梦
克地也木·木合旦
年,我出生在*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我的家乡是一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县。
年8月的一天,对我来说是永生难忘的日子,因为我手中那份内地*高中班的录取通知书,不仅圆了我的梦,也圆了大家的梦。
从此,我从祖国偏远的小县来到了深圳。
我第一次发现,原来一所高中的学校竟然能有自己的电视台和校园新闻;图书馆竟然能藏得下那么多的书,原来我也可以跟着外籍教师一起学纯正的英语。正是这份内地*高中班的录取通知书改变了我的人生之路,年大学毕业后,我毅然回到了家乡,成为一名乡村特岗教师。
我想,我要从教育惠民*策的受益人变成践行者。
万事开头难,有些事开了头,也难!孩子们普通话基础薄弱,需要提高口语水平,学校里仅有的几名维吾尔族教师普通话水平都不高。开学第一堂课我就傻眼了,孩子们连最基础的课堂用语都听不懂,一句最简单的“老师,我想上厕所”都不会说,经常有孩子在寒风中穿着被冻成冰的裤子走几公里路回家。寒冷的冬天,教室里架着炉子,炉子小、教室大,还漏风,学生经常冻得发抖,一人感冒,全班感冒。于是,教室炉子上煮的黑醋,成为我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最深记忆。孩子们本应稚嫩的小手却如同老妇一样,裂开的破口还流着鲜血,本应红润的小脸却留下了寒冬的痕迹!但即便是这样,孩子们在教室里依然认真地听我讲《日月潭》,可孩子们穷尽了想象力也想象不出日月潭的美好;我用尽了世间词汇,也无法描述出日月潭在雨后的朦胧场景……语言虽然具有这世间最强大的力量,但此时此刻却这样的软弱无力!
语言,成了我们之间的障碍。
于是,我利用放学后的时间给孩子们辅导,一字一句读给他们听,用普通话教他们发音、朗读、书写。孩子们从刚开始的一句普通话都不会说、一个字也不会写,到慢慢开口说普通话了,会写的字也越来越多。
一天夜里,我和学生玛依拉送一个患急医院,当晚的值班医生正好是一名汉族阿姨。玛依拉自信满满地用普通话与医生交流起来,忙前忙后办理完所有的手续。这时,冲进来一个中年男子,抱着一个两岁左右的孩子,鲜血不断地从孩子的口中流出。而这个中年男子因为不会说普通话而急得团团转,无助感让这个大男人泪流满面。还没等我开口,玛依拉已经主动为他们搭起了沟通的桥梁,为危难中的孩子争取到了宝贵的抢救时间。最终,这个孩子得救了。玛依拉因为会普通话而拯救了一个生命,她激动地说:老师,谢谢你,谢谢你教会我们普通话。
7年,让我彻底爱上了教师这一职业,因为那一群可爱又充满求知欲的孩子给了我太多的牵挂。他们会在课间休息时抱着语文课本用蹩脚的普通话读给我听,询问我那些看似陌生又熟悉的字词到底怎么读,努力认真的样子震撼到我;周末他们会到我的宿舍来学习、补课;举办朗读大赛时,他们争先恐后地跑来找我报名;寒假时,他们跟我分享生活的点滴,无论是大队举办的演唱比赛获得了元奖励,还是家里养的牛羊生了新的小宝宝;春天,他们会摘上几朵野花放在我的办公桌上;邀请我去家里做客时,他们会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招待,我们不仅谈学习,更谈生活、谈家人、谈未来……
基于师生,更似朋友,我想看他们慢慢长大的样子。
近些年,我所在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和幼儿园条件改善飞快,成为当地最美丽的风景。教室变得宽敞、明亮,塑胶跑道成为所有乡村学校的标配,电脑、电视、“班班通”等设备应有尽有,孩子们脸上写满了笑容。
当我又一次讲到《日月潭》这篇课文时,班班通上出现一幅幅日月潭的雨后照片,耳边响起优美、动听的歌曲,孩子们仿佛身临其境,学得如痴如醉。
更让我感到安心的是,祖国从未忘记像我一样奋斗在乡村的教师们。我的家乡就像是一棵美丽的梧桐树,吸引着全国各地的金凤凰,也让我在乡村教育道路上有了同行的各民族小伙伴。汉族姑娘徐小玉,连续两年牺牲自己寒暑假回家探亲的机会,留下来给孩子们补课;蒙古族姑娘其丽格尔因为放心不下孩子们,在新婚3天后匆匆忙忙奔赴教学第一线;为了陪在孩子们身边让他们安心参加中考,教师郑浩没能赶回去见母亲最后一面……
这样的乡村教师在我的家乡,还有许多许多。
如今,我也从普通教师、学科组长逐步成长为学校副校长,这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责任,督促着我将爱的教育传承下去。
(克地也木·木合旦,*阿克苏市第八小学特岗教师,学生心中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娃娃头”。)
我们的“未来岛”
蔡明镜
4年前,我从汉江师范学院毕业,主动选择回到家乡,在湖北省丹江口市龙山镇彭家沟小学做一名乡村教师。
彭家沟小学是南水北调库区一个偏远半岛上的教学点。三面环水,一面环山,交通不便。学校以前是一所高中,随着库区移民学生减少,现在只有一个学前班、四个年级共49个孩子,7名教师。
虽然生源质量和办学条件不好,但学校的每位教师同时带几门课,保证了开齐开足课程;这里的家长勤劳而善良,开学时家长骑着摩托车、划着船把孩子送到学校,见到教师连头盔、手套都顾不得摘下就热情地打招呼;这里的孩子淳朴而可爱,在去家访的路上,孩子会说:“蔡老师,快点走到我们中间来,狗就不会咬你了。”
40多个孩子,留守儿童就有30多个。许多孩子的爸爸妈妈在外地打工,一说到爸爸妈妈,他们就泪如雨下。我暗自在心里对自己说,一定要对得起学校,对得起家长,对得起这些娃,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快乐的童年。
为了让库区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享受一样优质的教育,我们想尽办法在学校组织了一系列课外活动:没有道具,我们就用纸叠帽子,再画上彩笔画;我们摘采野花,做了一瓶瓶小插花;我向校长提议,在学校举办青春T台秀,一张绿色的塑料地垫,就是我们的T台,每一个孩子都是主角,孩子们鼓足勇气,在上面展现出自己的风采。
学校没有图书室,我就在网上下载许多免费的绘本制作成电子书,带着孩子一本一本地读。为了鼓励孩子持续阅读,我在网上买奖励贴纸和小奖品,与学生共同制定读书奖分制度、阅读公约。
阅读搭建起通往外面世界的“桥梁”,也愈发让我意识到自我提升的必要。休息时间我“泡”在网上,学习多媒体技术、整合资源。我将学校信息写成美篇,为学生、学校募集校服、电脑、书柜等,共募集到价值18万余元的物资。
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地域资源,我们尝试开设不一样的课程,学校三面环水,为了加强防溺水教育,我们让每一个孩子体验溺水的感觉;这里盛产橘子,我们让每一个孩子用橘子作画,如今,白菜头、洋葱头、胡萝卜都可以拿来作画。
看到孩子的作文有进步,我就鼓励他们将所见、所闻、所感写成诗歌,我们一起创建了“晨晓诗社”。
《家》
土地是小花的家
橘子树是知了的家
石板是蜈蚣的家
我的肚子是肉包子的家
妈妈的心是我的家
这是小脸圆嘟嘟、长得胖乎乎的欣怡写的,那句“我的肚子是肉包子的家”让大家乐不可支,而“妈妈的心是我的家”又让大家异常感动。我问她为什么“石板是蜈蚣的家”,她告诉我,“每当暑假她会和爷爷一起翻开石板抓蜈蚣,在药铺换一些生活费”。
每个孩子都是诗人。你会发现,只要你播下一颗发现的种子,就会收获一株又一株萌芽。
四年级的*开娟写道“大风来了,我好希望它把我刮走,刮到爸爸妈妈那里,这样我们就不依靠手机团聚了。”
读到他们的诗,看到他们的画,作为教师我多么希望自己是大风,“把你们刮呀刮,刮到爸爸妈妈身边;老师也希望是你们的妈妈,陪伴着小岛上的你们慢慢长大”。
在这里,我真的很幸福。在最美好的年华,与一群懂事的孩子一起读书、一起玩耍、一起看日出、一起摘山花,学校就是我们共同的家。
4年来,我和孩子们的故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