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鸡引发的思考:中国食品产业何处去? 鸡
当一只鸡链接了丰富的*治、经济和战略语义,它是否预示中国产业经济的破局在即? 1月11日,30余位经济学家、企业家和媒体人士围坐论道,探析“期待破局的中国产业经济”。这场研讨会围绕着“一只鸡的产业经济报告”——《大鸡崛起》展开。 田园牧歌的消失,随着大工业时代的到来而进入历史的影像和记忆。如今,一只鸡的背后,隐含着中国动物蛋白质产业的勃兴。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三农专家”温铁*坦言,尽管自己对动物蛋白质垂直整合的产业知之甚少,但乡村发展问题与产业资本的介入和扩张愈来愈相关,而急于扩张的产业资本必须学会如何跟农民交易。他表示,自己更看重的是这只鸡所关联的源头,也就是土地和农民。同样是这只鸡,在中国的农畜食品产业亟待破局的今天,它成为中国产业经济的一个符号。 大豆困局,玉米紧俏,猪肉涨价,大国博弈。大成食品(亚洲)有限公司主席韩家寰发言中警示意味很浓:跨国粮商正在纵横捭阖地攻城略地。除了资源、资本、市场外,他们享有着完善的鼓励和补贴*策,拥有着无往不利的市场拓展模式和仓储物流体系。 “大豆危机”之后,跨国粮商对幸存的中国压榨企业开始大规模并购,1000多家内资榨油企业构成的“中国大豆*团”瞬间烟消云散。留下的90多家企业,其中64家已被外资控制。至此,中国市场上与大豆相关的各种产品或原料价格,成了跨国巨头手中玩弄的“魔方”。 虽以大豆为例,但韩家寰说的最多的还是鸡。一只鸡关联着种植、养殖、加工、贸易、物流乃至于生命科学和基因工程等产业。研讨会现场有人“揣度”,他是不是中国鸡的形象代言人。 “中国食业何处去?”《大鸡崛起》一书的作者小叶秀子的一席话让人思考,目前,中国人均拥有耕地仅1.38亩。当中国有限的耕地无法容纳不断增长的劳动力的时候、无法承载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农民需求的时候,失去土地或没有土地的农民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