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晚报讯文、图/记者何利郭艳丽通讯员李天波柯希波报道:12月4日下午,丹江口市大沟林区山风呼啸。在大沟林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校园里,寒风中却洋溢着浓浓的暖意——全校62个孩子,每人捧着一双崭新的棉鞋,脸上都挂满了幸福的笑容。孩子们手里的新鞋,都是他们的老师杨耀翔自掏腰包买的。
同事们说,杨耀翔“做了一件有益的事”;杨耀翔却说:“能帮这些在艰苦条件下成长的孩子们做点事,是我作为老师的一份责任。”
每人一双,全校学生在寒冬里领到棉鞋
12月4日下午5时许,丹江口市大沟林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操场上,全校一到六年级的62名学生,齐刷刷地站在国旗杆下的空地上。“杨老师要给我们发鞋子。”队伍中有学生提前听到了“风声”,小声将这一小道消息告诉旁边的同学。
同学们口中的杨老师,叫杨耀翔,是这所山村学校五年级的一名班主任,同时兼任学校的德育主任。几分钟后,杨耀翔出现在学生面前,他的手里拿着一份全校学生的名单。在这份名单上,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后面,都记载着他们所穿鞋子的码数。“下面,请听到自己名字的同学按顺序上来领一双棉鞋,每个人都有,不要着急。”杨耀翔扬了扬手中的名单,然后开始大声喊学生的名字。大约半个小时后,每个孩子手里都捧回一个鞋盒。
“我的是红色的”“我的是粉色的”“还是皮子的”,有的学生忍不住好奇,迫不及待地拆开了鞋盒,从里面掏出一双漂亮的新鞋,然后在操场上试穿了起来。一时间,周围的同学纷纷效仿,偌大的操场上顿时传开了欢乐的笑声。“我这里还有8双备用的,如果有同学觉得穿着不合适,还可以来换。”70双鞋子,花了杨耀翔一万多元钱,但看着同学们满意的笑容,他也显得格外开心。
杨耀翔的课很受学生欢迎看着心疼,他决定攒钱给每个孩子买双鞋
“70双鞋,加上运费,总共花了多块钱,平均每双多块。”杨耀翔告诉记者,为了买到价廉物美的鞋子,他精挑细选后从浙江的一家制鞋厂订购了这批鞋子。说起为学生们买鞋子的初衷,杨老师的心里还有一个让他难以忘怀的故事。
去年冬天,一个晚自习的时候,杨耀翔发现班上一位姓夏的同学显得有些坐立不安。“这是一个平时学习非常认真的孩子,那天晚上一直有些心不在焉。”杨耀翔回忆,于是他不动声色地走近这位同学,很快就找到了答案。“那几天下连阴雨,而那个同学的脚上却穿着一双被雨水打湿了的单鞋。因为太冷,他冻得有些发抖,这才有些坐立不安。”杨耀翔说,他立即把这位同学带到自己的单身宿舍里,用取暖器把鞋子烤干。为了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他什么也没问。“当时看着特别心疼,于是我悄悄通过侧面打听,才知道这位学生的父母已经离异,父亲长期在外地打工,他平时由70多岁的爷爷奶奶照看,家里条件也很不好。”杨耀翔说,从那件事开始,他就产生了为学生买一双新鞋的想法。
再后来,杨耀翔在跟其他老师聊天时,得知学校里像那位姓夏的同学一样的留守儿童还有不少,于是他又产生了为学校里贫困学生都买一双鞋的想法。不过,接下来在统计学生家庭情况的过程中,杨老师发现,全校62名学生中,家庭贫困的孩子还真不少。
就这样,杨耀翔的“爱心计划”越变越大,到后来,他决定干脆为学校的所有学生每人买一双鞋。“我带五年级,班上只有12个学生,而全校一到六年级,总共也就62个人,这点钱我攒一攒还是能拿得出来的。”杨耀翔说,就这样,他从年10月份就暗中开始了自己的计划。
省吃俭用,用一年的积蓄买回70双鞋子
1.1万元钱,在很多人看来并不算多,但对杨耀翔而言,几乎是他过去一年的全部积蓄。
出生于年的杨耀翔,年参加工作,一开始在丹江口市城区的一所小学任教。年秋季开学,他放弃离家较近的工作机会,来到大沟林区九年一贯制学校。“一开始月工资多元,今年涨了一点,一个月大概有元。”杨耀翔告诉记者,除了日常花销,他将剩余的钱都攒了起来。
26岁的杨耀翔目前尚未谈女朋友,家又在丹江口市城区,他一般每半个月才回家一次,剩余的时间都在学校。在确定了为全校学生买鞋子的计划后,他利用闲暇时间挨个登记每位学生的鞋子码数。
做完统计工作,他又琢磨起了购鞋渠道。为了少花钱、买到质量好的鞋子,他着实花了一番心思。后来,他通过一位亲戚,联系上了浙江的一家制鞋厂,然后根据自己统计来的数据下了订单。“今年十一放假前下的订单,前不久才全部做好。”杨耀翔说,皮面防水、保暖且质量好,这是他在下订单之前跟制鞋厂提的三点基本要求。
由于大沟林区比较偏远,鞋厂将这批鞋子用物流的方式托运到了丹江口市城区杨耀翔的家中,收货人是杨耀翔的父亲。鞋子在杨耀翔的家里放了一个星期,上周末,杨耀翔回家看望父母,才有机会把这些鞋子装进自己的车里带回学校。
近百公里的山村公路,杨耀翔开了整整两个小时才返回学校。
善举暖心,他在全校孩子心中播下向善的种子
百度地图显示,从丹江口市城区到大沟林区九年一贯制学校,足足有96公里。受地理环境限制,大沟林区是丹江口市最为偏远和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的地方。也正因为如此,这里的学生跟城里学生相比,学习生活条件要差很多。
因为条件差,很多学生的父母都在外打工,这些学生也都成了留守儿童。“据我了解,全校每十个学生里面,只有一两个学生的父母在身边,其他大都由爷爷奶奶负责照顾日常生活。”杨耀翔说,平时这些孩子都住在学校,只有周末才回家。而在杨老师的班上,有一名学生的家距离学校有差不多30里的山路。
不仅如此,学校的办学条件也比较差。山里气温格外低,教室里又没有取暖设施,一到冬天就特别冷。这些综合因素的叠加,也是杨耀翔决定为每一个学生买一双棉鞋的原因。“条件虽然艰苦,但学生们都特别懂事,也特别好学,这点非常打动我。”杨耀翔说。
其实,杨耀翔的家庭条件也不太好。年过半百的父母,多年前双双下岗,平时靠做点小生意维持生活。攒了一年的钱没有拿来孝敬父母,而是一股脑儿全花在了学生的身上,杨耀翔在行动之初,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父母,“他们都很支持。”
“杨老师做了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是我们全校老师的榜样。他的这种精神,值得肯定。”李世君是大沟林区中心学校兼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校长,说起这名年轻的90后老师,李世君给予了高度评价。
杨耀翔的这个善举,不仅仅是温暖了学生的脚,更温暖了孩子们的心。同时,他还以自己的行动,在全校每一个孩子的心中播下了一颗向善的种子。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他用一颗善良的心,感动着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