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被誉为道国仙都的著名风景区
TUhjnbcbe - 2025/4/30 17:14:00
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景区、中国道教圣地武当山,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享誉全国的称谓,如:“亘古无双胜景,天下第一仙山”、“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仙山琼阁”、“神仙窟宅”、“治世玄岳”、“皇室家庙”等。前些年,有官员花重金为武当山征集到新称谓“武当山灵”、“问道武当山,养生太极湖”。不过,历史上武当山还有一个称谓,只是近代以后不常被人们提及,这就是:“道国仙都”。作为全国最大的道场,武当山方圆八百里内确实是道观林立,道士如云,俨然是一个道德天国,神仙之都。唐朝时,朝廷就在此敕建了五龙祠。宋元时期,官方和民间大肆修建武当道观,建起了九宫、八观、五亭、六台、十二池、二十四桥,以及元和迁校府、泰常府、风雷秘府、黑虎祠、榔梅仙翁祠、周府庵、桧林庵、冲虚庵、泰山庙、龙庙、黑龙洞庙等建筑物。武当道观建筑至明朝达到鼎盛,严格按皇家建筑规制和中国传统建筑样式建成了三十三个建筑群如瑶池仙境,点缀在武当山青山碧水之间。形成了“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的天国美境。清朝以后,武当建筑虽损毁严重,但保存下来的建筑规模仍蔚为壮观。武当早期最著名的修道之人,乃老子弟子、西周关令尹喜,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此后,到武当焚修的道士接踵而至,络绎不绝。元朝道士张守清用20余年的时间,为武当山天一真庆宫开荒种地,就“垦田数百顷,养众万指。”明朝时,武当山中被朝廷认可的道士就达到一万人,没有“度牒”的道士尚不包括在内。一千多年来,到武当山朝山进香的善男信女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形成了民间习俗。清末以来的百余年间,武当道士和进香者呈下降趋势。现在这种情况发生了逆转,在庙道士和进香群众呈现大幅度增长的趋势。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秦国、楚国、魏国等诸侯国,也有确立宗藩关系的附属国,还有一些教主、神灵居住的“宗教性质的小国”,如:“古称佛国”的泉州;素称“海天佛国”的普陀山;人称“道国仙都”鹤鸣山、武当山等。武当山称为“国”的历史十分悠久,相传,武当主神----玄天上帝乃“静乐国”太子修道而成。明永乐十六年(),在均州城内建成了著名的道观“元天静乐宫”,以祭祀道教真武大帝和他的父亲静乐国王。年,因丹江口水库蓄水,该宫被淹没在水库之中。年,丹江口市复建了净乐宫石坊、大门、御碑亭、三大殿和配殿项目。明嘉靖三十一年(),皇帝在武当山下建“治世玄岳”牌坊。该牌坊系石凿仿木建筑结构,三间四柱五楼,通高30米,宽12.81米,正中坊额上刻“治世玄岳”四字,笔势隽永,逎劲有力。牌坊的额、枋、阑、柱分别用浮雕、镂雕和圆雕等各种手法,刻有仙鹤游云和八仙人物故事。它是武当山古神道上的标志性建筑物,起着分隔凡间和仙界的作用。“治世玄岳”的意思是用武当道教和其供奉的玄天上帝来治理天下。嘉靖皇帝对玄天上帝的信仰,以及建设“道国”的想法,在此表现的相当明白了。武当山是仙都的说法由来已久。明代《集同集·序》中就说:“武当神仙窟宅,自黄老设教,神仙至人栖之者众。”到永乐皇帝大建武当后,玉虚宫至太和宫之间的核心区域即为“仙都”的范围。玉虚宫有“人间仙都”之称,而在宫的北面剑河上,至今仍屹立着一座建于年的大石桥。该桥横跨剑河南北,桥长34.3米,宽9.7米,高5.52米,名叫“仙都桥”。《武当山志》记载:“仙都桥又称进宫桥,在玉虚宫北天门内,横贯剑河。”年,仙都桥遭遇了特大洪水的冲刷,导致桥南半部分被冲毁。年,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仙都桥进行了修复。武当山有着“道国”和“仙都”的称谓,这不仅可以从历史文献上查到记载。而且至今仍有静乐宫(国)、“治世玄岳”牌坊、仙都桥等大量实物存在,有传承了千百年的实物可以佐证。有大量文字和实物证据证明能够被称为“道国仙都”的,全国除了武当山,没有其他地方能够当此盛名。道国仙都就是武当山!武当山就是道国仙都!武当山景气应该大力宣传“道国仙都”这一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内涵丰富的金字招牌,促进武当山旅游事业健康、快速地发展。武当山静乐宫(传说中的静乐国皇宫)武当山静乐宫武当山静乐宫武当山静乐宫武当山“治世玄岳”大石坊“治世玄岳”牌匾武当山仙都宾馆武当山仙都桥
1
查看完整版本: 被誉为道国仙都的著名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