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亘于我国中部的秦岭山脉,有着民族祖脉、文化象征、中央水塔、南北界山、水系分水岭等众多称谓,也是世界级的文化旅游资源宝库。继年西北旅游倡议“让国人认识秦岭”、年再次提出“让世界爱上中国秦岭”之后,由其主导实施的秦岭文化传承与旅游联动促进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并逐渐显现成果。
云涌秦岭摄影:陈宏伟世界首部名山旅游纪年史即将出版
年5月,作为世界首座大山旅游纪年史的《中国秦岭旅游年鉴》编纂工作研讨会在古城西安举行。来自大专院校、文旅部门、规划单位、研究机构、社会组织等领域近30名专家学者和业界代表出席会议,《中国秦岭旅游年鉴》()首卷编纂工作正式启动。此后,编纂委员会、年鉴编辑部相继成立,各类研讨会、推进会持续举行。在众多省市县区和业态单位支持下,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组织编纂团队经过大量查阅资料,连续召开近50次以上各类会议,终于在年3月下旬基本完成首卷年鉴编辑。即将出版的《中国秦岭旅游年鉴》()首卷设类目8个、分目51个、条目个,全面梳理了秦岭旅游发展史、景观特点、世界级和国家级旅游资源及点位,将成为历史上首部关于秦岭文化旅游的工具书、旅游指南和历史文献,对人们认识秦岭、畅游秦岭、研究秦岭提供直接帮助。
《中国秦岭旅游年鉴》样书历史上首张秦岭旅游图将诞生
对于秦岭这座历史厚重、文化深厚、资源富集、领域广泛的中华圣山,历代诗词歌赋吟诵众多,历史文献记录众多,但由于自然隔阻、交通难至、技术与空间受限,秦岭的范围一直众说纷纭,并且秦岭山系各自认同极难共鸣。
推动秦岭山系相互认知和互游互访,使风光如画的山水秦岭旅游互动和市场合作成为拉动消费、创造福祉的新型扩内需增长极,首要任务就是要明确秦岭的地理范围。
张国伟院士审阅《中国秦岭旅游地图》年9月27日“世界旅游日”前后,一支由地质、地理、文化、考古、水文、旅游、地图、传播等多领域组成的历史上首次“丈量大秦岭”科考与文化传播团队踏上了“行走秦岭边际线”的行程。
9月下旬至10月5日,科考团披星戴月式行进余公里,穿越陕、甘、川、鄂、豫多省20余城近百景区,沿途考察地理点、采集秦岭江河水样,举办科考科普活动十多场,完成了关于秦岭范围科考的“凿空之旅”及历史壮举。
采风团从西安丝路群雕出发走进渭河源走进桐柏山走进汉江源走进函谷关在丹江口水库向祖国问好王根宝解读秦岭地质构造沿途文旅单位给纪念护照盖章在太白山举行“人文与自然的体验对话”秦岭江河水样首次集中展示“丈量大秦岭”在西安引发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