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5月,湖北脱贫攻坚战场传来两条好消息:湖北连续第4年脱贫攻坚考核被列为“综合评价好”。湖北提前一年完成易地扶贫迁建安置任务,99%以上的搬迁户实现了脱贫。
成绩积聚的是信心,但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也不容小视,手握余下三分之二的,完成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湖北一天也不能耽搁。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湖北的目标任务很明确:剩余5.8万贫困人口的穷帽要摘,剩余11个县、个贫困村的硬骨头要啃,剩余17.53万监测户和贫困边缘户要稳,硬核“战疫”、硬核“战贫”一个都不能输!
为此,湖北各地各部门从扩就业、兴产业、促消费等方面纷纷发力,全力做好“脱贫攻坚”这道疫后重振的“加试题”。
促本地就业:
迅速推动扶贫龙头企业、
扶贫车间复工复产
就业是脱贫攻坚的源头活水。受疫情影响,更多农村劳动力需要本地就业,湖北迅速推动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开发公益岗位托底。
十堰丹江口市蒿坪镇7个扶贫车间,涉及电子加工、种植养殖等多个领域,通过“企业+扶贫车间+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成功实现了群众在家门口挣钱持家两不误。
十堰丹江口市蒿坪镇电子加工扶贫车间负责人宋和军:下一步打算争取今年做到万产值,带动更多的留守妇女和不能出去务工的人员来车间上班,能让他们挣到更多的钱。
同时,中央也组织广东、江苏、浙江等6省积极对接湖北,帮助湖北贫困劳动力就业。
湖北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胡超文:对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的带贫市场主体,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设置6.68万个生态护林员岗位,利用村级光伏扶贫收益设置不少于5万个扶贫公益岗位。
兴产业,扶创业:
湖北出台春耕生产“20条”
产业是脱贫致富的基本盘。湖北出台春耕生产“20条”,支持贫困户恢复生产,全力扶持返乡创业和培育致富带头人,落实疫情期间还款延期利率优惠等政策。
湖北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胡超文:支持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就地就近创业,对带动10人以上的贫困户稳定就业1年以上的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可提供不超过万元贷款扶持,并按3%的利率给予贷款贴息。
拓销售渠道:
打通线上消费助农增收
产品转化为财富要靠消费。疫情期间,线上消费为贫困地区农产品出山发挥了奇效。
在恩施州巴东县官渡口镇张家湾村,村民的柑橘从愁销到畅销,就是依靠扶贫平台,积极开展消费扶贫,让全国各地的订单源源不断“飞”进大山。
肖玉刚是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官渡口镇张家湾村的一名橘农,前两年,在巴东官溪柑橘种植专业联合社的帮助下,他借钱发展了50亩柑橘,今年挂了果,肖玉刚就指望能卖个好价钱还债。今年,他的柑橘成熟多斤,在疫情当中,如果销不出去的话,经济收入全部泡汤。
正当他心急如焚的时候,4月初,恩施州将扶贫平台正式确定为政府采购农产品指定平台,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像他这样的恩施橘农还有不少,柑橘品质优,发货快,平台上的订单也多了起来,如今,联合社每天发往北京、安徽、江苏等省的柑橘上千斤,10多天时间,柑橘销售额达30多万元。
恩施州巴东县官溪柑橘种植专业联合社理事长肖玉田:现在柑橘的收购价格是三块五一斤,我们现在对接了国家扶贫“”平台,对贫困户来说,每斤柑橘的价格直接加五毛钱,那就是四块钱一斤。
除了柑橘,恩施的茶产业也曾一度陷入困境。为此,“扶贫”平台专门开设了恩施消费扶贫春茶销售专区,这也是全国唯一地市州级销售专区。
为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恩施州还成立了消费扶贫专班,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给更多的恩施农副产品打开销路。截至现在,平台共上线家企业,个单品,销售额达余万元。
此外,湖北也在打通消费端上想办法。近日,湖北13个部门联合公布《湖北省扶贫产品目录》,目录中列出了种扶贫产品,鼓励各帮扶单位的销售平台、食堂、社区、家庭“以买代帮”。另外,中央还指导湖北认定了个扶贫产品,总商品价值75.65亿元,组织广东等省专项采购。
脱贫,已经处于攻坚的非常之时,面对疫情这道加试题,需要以非常之志、行非常之举、求非常之效。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给湖北增加了8亿元的倾斜支持。
据了解,4月初,湖北宣布在阳新县、房县、保康县、随县等11个县个村开展挂牌督战。待湖北37个贫困县整体“摘帽”,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后,严格执行“一摘四不摘”,保持原有政策稳定,个驻村工作队不退,确保在战贫的战场上,不获全胜绝不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