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江水润津千万家写在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
TUhjnbcbe - 2024/7/30 20:22:00
白癜风的专家 http://www.pfzhiliao.com/

海河三岔河口(资料图片) 

年12月12日,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清澈甘甜的江水奔驰公里流进津门千家万户,成为引滦入津工程后又一条城市供水“生命线”。

五年间,累计45亿立方米的江水源源不断地保障着天津城市用水需求,并向城市重要河湖补水以及替代地下水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和“五个现代化天津”建设提供了重要水源保障,显现出巨大的综合效益。

南来江水成为津城百姓生活之必需,难忘之情愫。

 悠悠汉江水,浓浓移民情

冬日,记者再次登上.6米高、壮观宏伟的丹江口水库大坝,俯瞰辽阔的水面,风平浪静,青山倒影,一派宜人景色。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调水,眼前这辽阔无际的水域,便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丹江口大坝加高后,水库正常蓄水位达到米,输水干渠地跨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个省、直辖市。自年12月12日通水开始到今年11月16日,已有超过亿立方米的江水输送至沿线各省市。一渠清水滋润哺育了沿线多万人民,有力支撑了受水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

一想到天津居民喝的每滴自来水水源都取自丹江口水库这片澄净的碧水,顿感心潮澎湃,情动难抑。

年9月18日,记者第一次赴湖北省采访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正赶上最后一批1.2万移民搬进当地新居。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在十堰市郧县柳陂镇卧龙岗移民内安现场宣布,湖北省18.2万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基本结束,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涉及湖北、河南两省总共34.5万移民搬迁工作全部完成,为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按期顺利向北京、天津、河北等地输水打下坚实基础。

在丹江口市宣传部门推荐下,记者观看了一部名为《汉水丹心》的电影,它还原了数年前湖北省南水北调移民工作的真实情景:全体移民舍小家、顾大局、抛家舍业、离土别乡,付出巨大代价,作出重大贡献。各级移民干部舍己为公、勇于担当,走村串户、日夜奋战,把移民工作办成让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惠民工程。一幕幕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走访丹江口库区,记者听到众多有关移民为南水北调工程无私奉献的故事,感动之余更加牵挂那些移民举家搬迁后的现在生活状况。

一排排塑料大棚整齐地耸立于武汉东西湖区辛安渡红星大队移民安置点的田野上,这是移民点兴建的百亩食用菌种植基地。“从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孙家湾村外迁到这里后,全家的生活逐渐有了着落。”正在棚里摘蘑菇的赵胜兰脸上流露出满足的笑容。像她这样的移民家庭妇女共有50多人被安置到食用菌基地就业,每月有稳定的工资收入。

作为移民新村的年轻人,轩德红把搬迁当成是人生转折的难得机遇,她结束外出打工生涯,选择自主创业,投资加盟黄冈百货龙头黄商超市。依靠货真价实和热情服务,她家90平方米小超市一年创收6万元,成为移民自谋职业的致富典型。

走访郧县柳陂镇卧龙岗社区发现,作为南水北调淹没重点村舒家沟的内安点,该村将米淹没线下原有耕地肥沃的“熟土”搬到现在的新村里,建成了亩大棚蔬菜基地,组织村民种植有机蔬菜,发展观光农业,成为全村多户村民的一条可靠致富渠道。

“当年搬迁时,我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建设移民新村。近年来,又大力推进移民新村美丽家园建设,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移民村越来越美。”湖北省水利厅移民处处长曹德权说。

看到因建设南水北调工程而远走他乡的移民百姓大多安居乐业,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记者甚感欣慰。五年间,清澈的江水日夜承载着湖北人民的浓情厚谊,沿着上千公里人工河道汩汩奔流北上,滋润了天津干涸的大地。从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把海河与汉江紧紧地联结起来,成为一条沟通津鄂两地人民感情的纽带。

痴心护水源,永续送丹心

一艘排水量吨的船载着记者驶入风景如画的丹江口水库,清澈的水面立刻被犁开两股洁白的浪花。脚下这座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就是天津百姓每天饮用的江水水源,它的水质到底好不好,成为记者最关心的。

船到水库中心,丹江口市环保局工作人员邵莉熟练地放下绳索,很快从碧波下打上一罐水来。记者迫不及待地舀了一杯取自水库的水品尝,的确甘洌爽口。船上一位老师傅说:“我们一直用这水库的水做饭吃,平时行船时渴了就直接打水喝,从没闹过病。”

走进南水北调中线渠首环境监测应急中心,记者看到中心配备了多台(套)先进的环境监测、信息、应急等仪器设备。该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自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始终实施24小时全天候监测,数据显示,位于中线源头的丹江口水库陶岔取水口水质长期保持为二类以上标准。12月1日,位于丹江口市的胡家岭水质自动监测站监测数据显示:高锰酸盐指数1.67毫克/升,氨氮0.10毫克/升,总磷0.毫克/升,二类水质偏好。

引江水源水质如此之好,不仅是大自然造化,更得益于当地百姓的精心保护。

汽车沿着丹江口水库周边的山道行驶,记者发现山坡上栽种着一层层绿油油的柑橘树,累累的果实着实令人口舌生津。丹江口市委宣传部的陈华平告诉记者,种植柑橘如今已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而多年前这里大面积种植的还是黄姜作物,弃姜种橘的结构调整是为了确保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安全而采取的生态措施。

“南水北调是国家大事,咱老百姓能理解。”均县镇二房院村移民朱国林说,“以前在家一直种黄姜,后来按照政府引导改种柑橘了,虽说收入不如种柑橘高,但是可以固土保护水源,是件利国利民的持久产业。现在外出打工的移民都回乡种柑橘了,全镇年产柑橘万公斤。”

十堰市曾有犟河、神定河、泗河、剑河、官山河5条河流污染严重,一度成了汇入丹江口水库的5条劣Ⅴ类河流。为确保一库净水永续北送,年以来,十堰将5条不达标河流治理作为“硬骨头”,累计投资30余亿元,大刀阔斧整治黑臭水体,如今都成为达标的生态河道。十堰市连续每年人工造林规模持续保持在30万亩以上,目前森林覆盖率高达64.72%。累计创建生态村个,生态乡镇个,年成功摘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桂冠。

丹江口清澈的水源里饱含着湖北人民无私的奉献精神和浓厚的兄弟情谊。许多到访过丹江口水库的天津市民纷纷感叹,珍惜、爱护和用好这来之不易的“恩情水”是津门百姓对湖北人民最好的报答。

江水入津城,双水有保障

清澈的丹江口水库之水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陶岔为起点,穿过三道打开的闸门滔滔不绝地流进中线干渠,翻卷着浪花顺渠流向北方,经过长途跋涉,到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天津干线终点──曹庄泵站,由此进入天津的千家万户。

赶在通水五周年之前,记者又一次来到曹庄泵站,调节池和进水池依旧清澈透明,高大厂房内六台国内自动化水平最高的大型水泵依然悦耳鸣响。登上南水北调子牙河北分流井坝台,但见经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线输入津城的南来江水,涌入庞大的分流井池,然后“兵分四路”,分别向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尔王庄水库和海河方向输水。

天津曾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大城市,饱尝缺水的痛苦。引江通水前,城市用水主要依靠引滦水,农业和生态环境用水基本靠天吃饭,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在引滦入津工程基础上又开辟了天津第二条输水“生命线”。从工程启动伊始,我市全体参建和运营单位和人员就以建传世工程、创千年伟业为己任,努力把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成为精品工程、民生工程和放心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以来,经受住了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挑战,已实现多天连续不间断安全供水,水质稳定达标。目前南水北调向天津市供水量呈逐年提高趋势。”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天津分局副局长任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线已累计向天津市引调江水达45亿立方米。“这相当于5年将一个满库容的密云水库水量搬进了天津。”

“您看,这引江水的酸碱度、电导率、总硬度等几项主要指标均接近国家地表水一类标准。”正在分流井现场检测的中线建管局天津分局水质监测中心检测员刘俊鹏告诉记者,目前分局设置有24小时自动监测站,通水以来,南来江水水质各项指标稳定达到地表水二类指标以上,全年大部分时间接近或达到一类指标。

来自津城各大自来水厂的反馈证实,使用引江水后,各水厂出厂水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引江原水水质常规监测大部分指标一直保持在地表水二类标准及以上。“自来水出厂水、管网水浊度明显下降,市民饮用水口感得到显著提升。”天津水务集团生产技术和信息部副部长季洪德说。

据市水务局介绍,引江通水五年,城市供水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全市城镇供水总量由年11.6亿立方米增加至年17.9亿立方米,其中引江水在城镇供水总量中的比重已超过80%,成为城镇供水的主要水源。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后,天津的供水格局发生了巨变:由以引滦水源为主转变为中心城区、滨海新区等经济发展核心区实现引滦、引江双水源保障,从而使城市供水安全更加可靠。”市水务局二级巡视员唐先奇介绍,在此基础上,天津水务建设者再接再厉,自年以来又建成了王庆坨水库、武清、宁汉供水工程和引滦引江连通尔王庄段明渠复线应急工程,进一步增强引江供水调蓄能力和覆盖范围,逐渐完善引江、引滦两大外调水源连通体系,为进一步提升城市供水保障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水源配置优,城市更宜居

“通水啦!通水啦!我们终于喝到江水啦!”今年11月30日上午10点,看着水龙头里哗啦啦流出的自来水,家住武清区南蔡村镇丁家村村民张彦忠高兴得热泪盈眶。

“我区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全力实施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率先实现南水北调引江水源切换,使北部个村、66万村民享受到与中心城区一样的南水。”武清区水务局局长杨来增介绍。

城乡供水标准不一曾是天津供水的一大短板。尤其是偏远地区村民吃的井水含氟较高,且供水时间也不能实现24小时保障。年起,我市启动新一轮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计划通过延伸自来水供水范围、改扩建供水设施、改造老旧管网等措施,以优质自来水替代地下水源,全面提升北辰、蓟州、宝坻、武清、宁河、静海6个区个村、.2万人供水质量。

市水务局局长张志颇说:“到今年底,全市累计改善个村、.2万人,农村水源条件、供水服务水平将实现显著提高。至明年工程全部完成后,除北部山区个村和滨海新区大港2个偏远村外,我市农村居民将全部喝上自来水,基本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目标。目前,引江供水已覆盖我市16个行政区中的14个,全市多万居民从中受益。”

南水北调不仅要保供水,更要保生态,保发展。

眼下,正值冬季候鸟迁徙过境津门之时。记者在北大港水库看到,一群群的候鸟在宽阔的水面上空自由飞舞。当地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告诉记者,“今年,在北大港水库湿地落脚的候鸟,已经达到了多万只,种类增加到种,仅珍稀的大天鹅就有上千只。”

据市水务部门介绍,自去年10月启动北大港水库应急调水以来,北大港水库累计入库水量2.95亿立方米,水库蓄水量由干库状况增加至1.88亿立方米,水面面积由不足30平方公里增加至平方公里,湿地生态功能逐步得到发挥。昔日萎缩的北大港水库如今变成美丽的鸟类天堂。

“长期以来,我市生态水量存在较大缺口,河湖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引江通水以来,城市供水量持续快速增加,水资源配置格局进一步优化,市水务部门充分利用引江、引滦及雨洪资源实施生态补水。”市水务局水调中心副主任刘战友说,年起,我市已逐步实现对海河、子牙河、北运河等中心城区重点河道的常态化补水,对七里海、大黄堡、团泊、北大港四大湿地及独流减河等南部地区河道定期补水,年均实施生态补水10亿立方米以上,进一步提高了河湖水系连通循环能力,有效修复了区域生态环境,使津沽大地重现山清水秀模样。

同时,我市充分利用江水置换地下水源,截至年底,全市深层地下水开采量降至1.5亿立方米,整体地下水位埋深呈稳定上升趋势,预计到2年,全市地下水超采区基本实现“零”开采。

“目前,南来江水已经逐渐成为天津市的主力水源,为天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市水务局二级巡视员唐先奇表示,引江水来之不易,今后,我市将落实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深入推动节水型社会创建,确保江水发挥综合效益,让清澈甘甜的江水持久造福津门大地。(天津日报记者何会文摄影张磊)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水润津千万家写在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