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河南省聚力打造南水北
TUhjnbcbe - 2024/4/3 8:18:00

“您知道《河南省南水北调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什么时候开始实施吗?”“水库周围的人都知道,今年3月1日施行嘛。”这是不久前,河南省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调研组在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与村民的对话。南阳市司法局联合水利部门在丹江口水库和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沿线,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新媒体等媒介,广泛宣传《条例》的立法精神和实质内涵,让水源地保护范围内群众充分认识到水源地保护的重要性和法律责任。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河南境内输水总干渠长达公里,承担着向华北地区提供优质水资源、保障首都生态安全和水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河南省司法厅厅长赵会生深有感触地说:“《条例》的实施,提升了全省南水北调供水安全保障,为水源区和南水北调工程沿线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而打造具有河南特色的‘南水北调法治文化带’,是普法宣传的创新,有利于增强依法‘保水质,护运行’的意识。”

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谋划

“《条例》从水源保护、工程保护、生态保护、保障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予以规定,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让河南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送’有法可依。”赵会生介绍说,年5月31日,《条例》起草工作组成立;7月,《条例》立法工作推进会召开。此后,《条例》经过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于年3月1日正式实施。“建设‘南水北调法治文化带’是河南创建的又一普法工程,是构建法治文化丰富‘厚重河南’、用法治阵地滋养‘生态河南’、用法律服务赋能‘创新河南’、用基层治理保障‘平安河南’的重要举措。”河南省司法厅副厅长鲁建学说,河南将“南水北调法治文化带”建设纳入《河南省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年)》《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中共河南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年工作要点》。年底,河南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省司法厅组织召开“建设南水北调法治文化带”专题研讨会,来自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科学制定“南水北调法治文化带”建设规划提出意见建议。年6月,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组长王战营在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上,着重强调要加快建设“南水北调法治文化带”;8月,河南省司法厅在新乡组织召开“南水北调法治文化带”建设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与法治宣传业务骨干,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不同领域对法治文化带建设进行深入交流和研讨,为法治文化带建设工作建言献策、汇智聚力。河南省司法厅立足南水北调实际,先后3次组织媒体记者、专家学者沿渠采风,开展12次实地调研,绘制完成《河南省“南水北调法治文化带”空间布局图》,编制《“南水北调法治文化带”建设规划》。沿渠各地根据自身实际,主动对接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战略,紧密衔接全省关于“南水北调法治文化带”建设规划,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分析论证,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谋划,制定科学建设规划,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法治文化风景线。

构建特色板块突出法润民心

在南水北调穿越黄河工程所在地的焦作市温县,已经建成集法治文化、太极文化、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多功能法治文化阵地——黄河法治文化苑,是当地群众休闲游玩的首选之地。“一方面,将南水北调输水沿线区和受水区作为法治文化带建设主要阵地,结合周边城市发展要素,点、线、面相结合,水、岸、城相呼应,将造型各异的景观小品、生动有趣的名人轶事、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淳朴独特的风土乡俗融入法治系列题材故事,赋予秀美风光深厚的法治文化底蕴,打造一批美轮美奂的法治文化风景带。”鲁建学介绍说,另一方面,对现有的法治广场、主题公园、法治长廊等阵地进行提档升级,因地制宜在公共设施和公共空间嵌入法治元素,建设一批有涵养、有品味、有颜值的高品质景观集群。“构建特色板块,高质量打造法治文化带。”鲁建学说,河南省把法治宣传教育作为“南水北调法治文化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准确把握法治这个中心与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建设、水源保护、移民搬迁、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关联,做好法治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文历史传承、文化民俗弘扬、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串联,注重前瞻性思考、整体性设计、协同性推进,聚力打造“生态保护”“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粮食安全”“基层治理”六大板块,做到全域统筹、资源整合、各方兼顾、重点突出,将“盆景”变“风景”,把“名片”变“品牌”。

以点带面推进基层法治建设

河南是南水北调中线征地移民的主战场,征地最多、移民规模最大,移民超过20万人,全省以南水北调移民村为重点,加快培育一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以点带面、梯次推进基层法治建设,目前已培育“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个。河南省司法厅积极开展乡村“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确保南水北调沿线每个行政村培养成5至8名“法律明白人”,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激发法治乡村建设内生动力。“截至目前,‘南水北调法治文化带’已初步建成,沿渠各地均有特色,普法效果良好。”鲁建学说。南阳市着力构建“系统完备、丰枯调剂、循环畅通、多源互补、安全高效、清水绿岸”的现代生态环境体系,依托丹江湖(汤山)湿地公园,精心打造南水北调渠首法治公园,通过浮雕、标识牌、文化石等,重点对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进行宣传,提升群众生态保护意识;新乡市建设以卫辉市唐庄乡镇干部学院为代表的红色法治文化基地,将律师法律顾问、法治宣传志愿者等融入党员志愿者队伍,让红色法治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平顶山市依托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司令部旧址,结合党在革命时期领导人民进行法治建设的光荣历史和成功实践,将法治文化与红色文化巧妙融合,在旧址前街道两侧设置法治宣传栏,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法治宣传,成为红色旅游线路上一道亮丽风景线;郑州、开封、洛阳、安阳、三门峡等地积极促进法治文化与民俗文化、地方文化、企业文化融合发展,创作一批彰显时代精神、体现地域特色、具有南水北调标识的普法文创产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让“说法治、写法治、画法治、演法治、唱法治”在干渠两岸蔚然成风。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河南省聚力打造南水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