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樱桃红了郧阳村的乡亲们把一棵乡愁树种
TUhjnbcbe - 2024/3/14 8:41:00
北京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四月春深,樱桃挂红。4月21日,天气晴好。36岁的肖虎来到东荆街郧阳村的樱桃园,踏着田垄,仔细察看樱桃长势。一株株樱桃树上,枝繁叶绿,樱桃圆润饱满,玲珑剔透,团团簇簇。

这个樱桃园占地60亩,种有株樱桃树,肖虎和小伙伴们精心呵护了四年,今年第一次大面积挂果,“五一”前迎来收获。

肖虎,是武汉经开区东荆街郧阳村村委会副主任。12年前,他和父母、乡亲们一起从十堰郧阳移民,来此安家落户。

“在我们的心中,樱桃和黄酒、酸浆面一样,代表着老家的味道。”肖虎说,十多年来,他和乡亲们在这里扎下根来,“樱桃树不仅仅再是‘乡愁树’,更会是我们实现乡村振兴的‘致富树’!”

户村民定居郧阳村

种下一株樱桃寄乡愁

十堰市郧阳区,原名郧县,位于丹江口水库上游汉水之滨。

丹江口水库,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为支持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郧县柳陂镇易家垭子村的六个村民小组需要整体搬迁。

年10月,易家垭子村户村民、多人舍小家顾大家,走出十堰深山,定居东荆街。村子的名字就叫“郧阳村”。

就在那一年,孙步兰一家四口在这里安下了新家。

郧阳村建有60栋住宅楼、户村民家家独门独院,房前屋后绿树成荫,火红的月季花正在绽放。

孙步兰就住在其中的一栋小楼里,紧邻社区广场和文化长廊。半人高的木栅栏外侧,长有一株樱桃树,树冠抵近两层小楼的楼顶,目测树高6米有余,虬枝舒展,枝叶葳蕤。

这是郧阳村的第一株樱桃树。

12年前,孙步兰一家四口搬来时,随身携带不多的行李中,就有一株樱桃树小苗,“只有食指粗细、尺把高”。她和老伴把它种在了新居的墙角旁,寄托对老家的念想。

村民们说,这是一株“乡愁树”。

指着自家那株樱桃树,孙步兰笑语道:“去年,这棵樱桃树收成很好,收了将近百把斤樱桃,卖了一两千块钱。”

斑驳的树荫下,孙步兰带着2岁半的孙女玩耍。孙步兰说,她有两个儿子,老大在宁波务工,老二大学毕业后就去了烽火通信,小儿媳则在经开区的一家汽车零部件公司上班,她就在家带带孙女,老伴年近70,但闲不住,偶尔到周围打打零工,“日子嘛,过得还不错。”

东荆街郧阳村党支部委员曹本明介绍说,村里有亩耕地,刚搬来时,大家像在老家一样务农,“最近这几年,耕地基本上流转出去了,种西瓜、玉米和瓜果蔬菜,每家留了一两分菜地。”

“武汉毕竟是省会城市,经开区的企业多,不再种地的村民进了工厂当工人。”曹本明说,郧阳村有两三百个村民进了汽车厂上班,“和老家相比,在这里的‘家门口’就能就业,每天都能回家,收入还算不错。”

牵着身穿火红连衣裙的孙女,孙步兰说,乡亲们和她一样,已经把武汉、把郧阳村当成了第二故乡,“你看,我们在这里都有第三代了。”

种下千株樱桃树

“乡愁树”要变成“致富林”

十堰郧阳,盛产樱桃,有闻名遐迩的“樱桃沟”、“樱桃小镇”。孙步兰说,4月底、5月初,是樱桃收获的时节,老家村子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和山林河边,眼睛里看到的都是樱桃树,果皮红薄,吃到嘴里甜中略带点儿酸。

离孙步兰家百米开外,有一片樱桃园,60亩,种着多株樱桃树,今年迎来第一次大面积挂果。在孙步兰、肖虎眼中,原本寄托着老家念想和家乡味道的樱桃,将成为他们的“致富林”。

据肖虎介绍,为了让乡亲们在郧阳村留下来、扎下根,荷包鼓起来,区里想了不少办法。

老家的樱桃,很有名,能不能把“乡愁树”变成“致富树”?郧阳村的乡亲们撸起袖子,说干就干。

在街道和村委会的支持下,肖虎和几个同村村民回到老家,学习樱桃种植管理技术,在村旁流转了60亩土地,成立武汉红樱桃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

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年,从老家买回来的株樱桃树苗种了下去,让肖虎没想到的是,绝大多数未能成活!

水土不服?还是管理不当?请来农技专家查找原因——原来,他们在栽种时忽略了一个技术细节:田间没有起垄,树苗直接种在平坦的农田里,而这里的地下水位偏高,树苗的根被沤烂了。

从头再来。肖虎和小伙伴们起早贪黑,在田间拢起一条条两米多宽的垄,垄上栽苗、沟洼排水。年,他们种下了多株拇指粗细、30厘米高的樱桃幼苗。

嫁接剪枝,施肥除草······小苗成树、枝繁叶茂,长出了带有家乡味道的红樱桃。

在肖虎的陪同下,记者走进这片樱桃园。放眼望去,满目青绿,红的黄的绿的拥在枝头。他摘下几粒红果,请记者品尝,甜酸交融,满口生津。

与别的果园不同,肖虎的这个樱桃园上空,张了一张大网。肖虎说,这是用来防鸟的,“去年,挂的果本来就不多,鸟儿飞来偷吃,敲锣打鼓都防不住。”

今年,肖虎未雨绸缪,请街道出面,向上级申请了50万元移民专项资金,在果园上空张网防鸟。

“今年终于迎来收获。”肖虎说,今年至少可以收入10万元以上,“樱桃树3年挂果,5年进入丰果期。今年是第一年,好收成还在后头”。

“家乡的味道”能创收

在武汉的十堰老乡

慕名驱车来品尝

能给郧阳村居民带来老家味道的,还有王恩炳酿造的郧阳黄酒、苞谷酒、高梁酒和自己做的柴火豆腐。

王恩炳家的小院搭了顶棚,酿酒的锅灶、泡粮发酵的大陶缸和做豆腐的家伙什,把小院里填得满满当当,院门口的一个红塑料盆里泡着黄豆。他家一楼客厅,摆放着十来个稍小点的陶缸,里面装着酿制好的各种酒,有黄酒、糯米酒、苞谷酒、高梁酒······

小楼里里外外,弥漫着酒香、豆香。

和房县一样,郧阳也盛产黄酒,家家都会做黄酒,因此,郧阳也有着“黄酒之乡”的美誉。

今年56岁的王炳恩,让爱人舀来半杯黄酒。这半杯黄酒,色如琥珀,清澈透亮,小抿一口,香气浓郁,甘酸略涩,醇绵爽口,色味如绍兴黄酒。

靠着酿酒手艺,王恩炳一家在郧阳村扎下了根。如今,他和爱人在家酿酒、做豆腐,两个儿子在工厂上班,忙碌时给他打打下手。“收入还可以。”

王恩炳戏称自己是郧阳村的“钉子户”,除了每年回几趟老家走亲访友,12年来从未离开,是郧阳村的建设者,也是郧阳村变迁的见证者。

“我们刚来的时候,周围基本上是农田和鱼塘,种水稻、种菜、养鱼。”王恩炳说,那时候的郧阳村无收入、无积累、无资源、无特色,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村里的多半是老人、妇女和孩子,“还有一些乡亲赌气又回了老家。”

变化发生了。年起,借力省、市乡村振兴和三乡工程,区政府投入多万元在郧阳村建设“美丽乡村”,从房屋规划、立面翻新、路面修缮、绿道建设、污水化处理、绿化带美化等方面,对全村进行全方位升级改造,还新建了多功能居民之家、文化长廊、农家书屋、数字化学习教室等配套设施。

王恩炳介绍说,这几年,回乡能人建起了龙凯生态园,村民们合伙搞起了稻田养虾合作社、莲藕合作社、红樱桃合作社、猕猴桃合作社,闲置的村民住宅被“打包”改造成郧阳特色民宿。

▲龙凯生态园资料图

“现在的郧阳村,老家的味道更浓了,也更漂亮了。好多跑回郧阳老家的村民,陆陆续续回来了不少。”王恩炳说,东风公司的很多十堰人,也常常开车跑40多公里,来郧阳村品尝家乡的味道。

4月19日,东风公司技术中心底盘架构中心的黄伟驱车来到郧阳村,在樱桃园的树丛间找到了肖虎。他说,东风技术中心有不少来自十堰的同事,早就听说郧阳村有地地道道的“家乡味道”,他是慕名而来的。

“我们有个想法,想跟郧阳村结对共建党支部,再买些红樱桃回去让同事们尝尝家乡的味道。”黄伟说,郧阳老乡致富、创富,作为十堰人,理应帮帮忙、推一把。

阳光下,樱桃树间,长着几株拇指粗细、30厘米高的幼苗。肖虎说,这是尝试栽培的新品种,“再过两三年,它们也会长得像旁边的树一样高大,也会结更多的果子。”

对即将到来的收获,肖虎充满期待。

他告诉记者,到时候,他会请乡亲们来采摘、包装,按天给他们发工资。接下来,他还要和乡亲们一起逐步发展农家乐、民宿等特色产业,打造集赏花、采摘、休闲于一体的红樱桃田园综合体,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增收、致富,建设美丽乡村。

离孙步兰家百米开外,有一片樱桃园,60亩,种着多株樱桃树,今年迎来第一次大面积挂果。在孙步兰、肖虎眼中,原本寄托着老家念想和家乡味道的樱桃,将成为他们的“致富林”。

出品:武汉经开区工委宣传部

武汉经开区融媒体中心

采写:记者郑奇悦李金友摄影李岿通讯员郭玲

编辑:吕作璐蒋秋雨

制作:王娅

1
查看完整版本: 樱桃红了郧阳村的乡亲们把一棵乡愁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