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许多国家有自己的“母亲河”,但一提到“父亲山”这个概念,很多人就懵了。
地理学者党双忍认为,在地理空间和文化传承上,母亲河容易确认,父亲山却不易确认。
奥地利的母亲河是多瑙河,但多瑙河从德国西南部的黑森林流出,最后注入黑海。奥地利与德国相爱相杀多年,总不能认德国是爸爸。
南美洲西岸的安第斯山脉是世界最长山脉,纵贯公里,从智利穿越阿根廷、玻利维亚、秘鲁、厄瓜多尔,一直到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等国。各国之间有严重的文化隔阂,对同一山脉难有认同感。
俄罗斯的伏尔加河,其河源区为东欧平原的丘陵、湖泊,也没有一座山峰能与这条欧洲最长河流两两相望,长相厮守。
中国不一样。
中华民族有两大母亲河,长江与黄河皆发源于青藏高原,共同哺育着中华文明,而在黄河与长江之间,是东西走向的秦岭。
(秦岭太白山。图源/摄图网)
▼
大秦岭绵延里,横卧于中国腹心地带,是中国地理上的“中央之山”,肩挑着关中平原与成都平原两大天府之国,其北流之水为黄河水,南流之水为长江水。
作为长江、黄河的“分水岭”,秦岭与淮河共同构成中国南北分界线,又将中国一二三级阶梯紧紧连在一起。
陕西作家贾平凹说:“一条龙脉,横亘在那里,提携了黄河长江,统领着北方南方。这就是秦岭,中国最伟大的山。”
如果说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那秦岭,就是中华民族的父亲山。
(秦岭风光。图源/摄图网)
▼
秦岭的诞生
秦岭是中央之山。
摊开中国地图,一眼看去最靠近中国腹心地带的山脉,就是秦岭。
狭义上的秦岭山脉,北以渭河—黄河主河道为界,南以汉水为界,与大巴山相连,东西狭长-公里,南北宽窄-公里,介于关中平原和汉水谷地之间。
这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秦岭。
众所周知,秦岭—淮河线为中国南北分界线,划分了中国温带季风气候带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形成了南稻北麦、南船北马的中国南北大格局。
有学者认为,淮河以西,青藏高原以东,所有具有中国南北分界线意义的东西向山脉,都可称为“秦岭”,也就是将“秦岭”扩大为中国腹心地带中央山脉的总称。
大秦岭西起昆仑,中经陇南、陕南,东至大别山、张八岭,东西长度1公里,在北纬30°至40°之间,与长江、黄河共同组成了“一山两河”地带。
据统计,总面积近40万平方公里的大秦岭,占全国土地面积4%,森林面积占全国的森林总面积10%以上,秦岭水供养着全国1/10以上的人口。
(秦岭黑河国家水库。图源/摄图网)
▼
高峻挺拔的秦岭群山,阻挡南下的冷气,也挡住了北上的水汽,从而使得秦岭北麓与南坡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生态样貌。秦岭之中,既是中国的南方,也是北方。
在中国,若要直观地感受南北方差异,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穿越秦岭。
当“春风又绿江南岸”时,秦岭以北的北方依旧寒风凛冽。
(无锡鼋头渚樱花。图源/摄图网)
▼
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时,南方人还在为要不要披件外套出门犯愁。
(黑龙江雪乡日出。图源/摄图网)
▼
从中国走向世界,通过卫星影像图可发现,亚欧大陆中央横卧着由一系列山脉、高原组成的长廊,东西相连,由亚细亚延伸至大西洋。
从亚洲的秦岭,经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等,一直到欧洲的阿尔卑斯山,长达1.2万公里,构成亚欧大陆的屋脊。
在这一连串山系中,秦岭如龙首,位于东方的中国中央,傲然屹立。
大概在6亿年前,秦岭还没有如此雄伟气势,却曾汹涌澎湃。
当时秦岭一带是汪洋大海,被现在的地质学家称为古秦岭洋。古秦岭洋的两岸,一南一北,有两个地理板块——扬子板块、华北板块隔海相望。
(图为挪威海。亿万年前,秦岭也曾是这样一片海洋。)
▼
可见在诞生之初,秦岭就有了划分中国大陆南北的潜质,并默默地积蓄力量。
之后,经过多次造山运动,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碰撞挤压,发生褶皱变形,秦岭浮出海面,中国南北陆地连成一体。
到了万年前,在印度次大陆的撞击下,青藏高原急剧上升,秦岭的西部也逐渐升高。而在沧海桑田的变化中,板块运动引发的地震,成为秦岭成长过程中的阵痛,并影响至今。
明代嘉靖年间的华县大地震、年的文县大地震、年的汶川大地震、年的九寨沟地震,都曾经惊动中国,而这些地震都与秦岭的板块运动有关。
秦岭山河
秦岭的崛起,引发周边地区地动山摇,而这座山脉却只想做个安静的美男子,其长久以来的沉默,让人们淡忘了中华民族父亲山的壮美。
黄河第一大支流渭河,在秦岭北麓形成一个半月形地带,造就了秦汉之际关中的天府之国。
终南山在秦岭山脉中段,此山之名,也是秦岭最初的名字。《诗经·小雅·天保》中写道,“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此处的南山,便是终南山。
终南山是汉唐帝都的后花园,秦朝阿房宫、古都长安城、皇家园林上林苑的遗址,都在终南山脚下。
唐代名士常隐居于终南山,借此获得名声达到做官目的,有人将其称为“终南捷径”,道教全真派也发源于此。
(终南山南五台景区。图源/摄图网)
▼
在渭河、西汉水、嘉陵江、姜水之间,秦岭划分陕西、甘肃两省,这一段被称为陕甘岭(大散岭)。
因为该山域内有著名的中国四大石窟之一——麦积山石窟,甘肃人将天水境内的这一段秦岭,称为麦积山。
在茫茫秦岭中,另一处重要地理节点是玉皇山。
秦岭将中国划为南北,玉皇山可不简单,竟将秦岭一分为二,其北麓是宝鸡,南坡是汉中,成为秦岭中汉江与嘉陵江两大流域的分水岭。
(汉中盆地,是油菜花的故乡。图源/图虫创意)
▼
玉皇山之东,耸立着秦岭山脉最高峰太白山。主峰拔仙台在太白县境内东部,海拔.2米。
《尚书·禹贡》就有太白山的记载,但从文献资料来看,古代登顶太白山的人不多。因此,年,中国登山队登顶太白山成功后,那一天一度被称为中国登山运动诞生日。
如果按照大秦岭的概念,“五岳”之中的西岳华山、中岳嵩山皆在秦岭。华山南接秦岭,北瞰黄渭,嵩山峻极于天,居天下之中,两山共同拱卫着中华民族的父亲山。
(华山。图源/摄图网)
▼
里大秦岭,承载着中国文化的DNA,这让一些学者由秦岭联想到了阿尔卑斯山。
阿尔卑斯山位于欧洲中南部,被称为欧洲的脊梁,是欧洲最高大的山脉,东西绵延公里,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海拔0米以上山峰有座,其中就有西欧第一高峰——勃朗峰。
秦岭与阿尔卑斯山,同样是位于古老大陆的中央山脉,且同样是气候分界线,阿尔卑斯山南麓是亚热带夏干气候,北麓是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
在欧洲历史上,罗马人于公元前1世纪在阿尔卑斯山实现了短暂的统一,将大半个欧洲纳入帝国版图,但在年后,罗马帝国分崩离析。
如今,阿尔卑斯山分属于各个国家,西起法国东南部,经瑞士、意大利,东到奥地利的维也纳,无法成为一个统一国家的父亲山。
相比之下,秦岭因秦汉帝国,以及长达年的大秦岭时代,而永远铭刻了中华民族的记忆。
直至今天,秦岭依然是中国的中央山脉,连接着青海、甘肃、陕西、重庆、湖北、河南等省市。
秦岭帝国
秦岭养育了成都平原、关中平原两大天府之国,孕育了帝都长安,周秦汉隋唐五个王朝都曾定都于此。
按照威氏拼音法,秦的英文为“Chin”。《剑桥中国秦汉史》中提出,英语中秦(Chin)一词,应为中华(China)一词的由来。
(关中平原。图源/摄图网)
▼
在秦汉以前,秦岭多称为“南山”,如《汉书》中所说,“南山,天下之阻也”。
在秦汉以后,秦岭才成了这座山脉的名字,这与大秦帝国的兴衰息息相关。
多年,西周王室在联合各部落击败殷商后,进驻秦岭的骊山脚下,中国由此进入了长达年的大秦岭时代,其中历代王朝都以大秦岭的长安—洛阳为中心。
直到周幽王败于犬戎,被诛杀于骊山下,周王室撤出关中之前,西周都背靠秦岭,以周礼与封建制度统治着华夏大地。
(骊山国家森林公园。图源/摄图网)
▼
周王室离开后,秦人进入关中,来到了骊山脚下。
秦人祖先为商朝旧臣,在周灭商后被迫“居犬丘,守西垂”,即西迁至秦岭西北的秦岭门,在今甘肃天水境内的河谷盆地一带为周王室养马,抵御朱圉山以西的西戎。
秦岭之西的甘肃天水,是秦人最早的龙兴之地。天水在历史上曾设有秦岭县,如今也有秦州区、秦安县等带有秦人印记的地名。
很多人忘记了,这里是秦朝大一统的最初起点。
到公元前年左右,周天子封秦人的首领非子为诸侯,秦人由西周的马夫一跃成为诸侯之国,先后有三任国君在与西戎的战争中战死。
周王室衰颓后,秦人迁居关中,夺取了东出的要道函谷关。
从关中东端的函谷关到西端的大散关之间,秦岭与渭河、黄河的山川形势构成了一个大弯曲。这一带是关中平原,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天府之国。
早在秦人在秦岭播种下第一颗种子的几千年前,大地湾人与半坡人就已经在此繁衍生息,开垦栽种,留下了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
在更久远的时代,秦岭北麓深深埋藏着华夏之源的另一种猜想。
年7月,《自然》杂志刊发的一项重大考古发现表明,在秦岭北麓、关中平原的蓝田县,发现了距今万年的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址——上陈遗址。这是迄今为止,非洲以外发现的最早的人类遗址。
秦人在秦岭开疆拓土时,或许并没有发掘先民的足迹,更没想到,他们将会建立一个大一统帝国。
(兵马俑博物馆前的秦始皇雕像。图源/图虫创意)
▼
公元前年,秦孝公即位后,重用商鞅,推行变法,在咸阳(今陕西咸阳)营建新都。
秦惠文王在位时,秦军越过秦岭,吞并巴蜀,攻占楚国的汉中。至此,黄河以西,秦岭巴山,尽归秦国。
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南征北战,将国土扩展到江汉中下游,在白起等名将的率领下,秦军在与六国的多次大战中势如破竹,取得决定性胜利。
终于,公元前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分天下为36郡,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国家。
嬴政自以为其功胜过上古的三皇五帝,于是自称为皇帝,这个称号沿用多年,“百代都行秦政法”。
千古一帝强化了国家的统一力量,这是阿尔卑斯山下的罗马帝国未能实现的万世伟业。
以渭河为摇篮的大秦帝国从秦岭中走出,而在秦之后,汉室江山也定鼎于秦岭南北。
在秦末乱世中,刘邦率领起义军的先锋部队,绕过了易守难攻的函谷关,从秦岭西南迂回进军,率先进入关中,灭了秦朝。
此前,起义军名义上的领袖楚怀王与诸将约定,先入关中者为关中王。
虽然刘邦屈服于手握重兵的项羽,在鸿门宴后让出关中,以汉中、巴蜀为大本营当了汉王,但他再次出兵,与项羽争夺天下,正是从秦岭的栈道开始。
在秦岭的幽壑深谷之间,多条险峻通道组成的古道群,连接着巴蜀、羌藏、甘青、关中等生态圈。这就是秦岭古道,这些古代的高速公路,在年的时间里,用最原始的方式,将秦岭与黄河、长江流域连在一起。
通过秦岭古道,刘邦上演了一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好戏,他先烧了通往关中的栈道,又派韩信明里修栈道,引起三秦一带项羽部下的怀疑,背地里从故道(陈仓道)奇袭陈仓,夺取了关中之地。
刘邦攻下关中后,在与项羽的巅峰对决中屡败屡战,最终胜出,开启了大汉帝国年基业。
起初,刘邦创业团队大都是关东之人,西汉王朝本来要以洛阳为都。但有大臣跟刘邦说,洛阳四面受敌,非用武之地,而关中沃野千里,据三面而守,才是适合定都的天府之国。
于是,刘邦改变主意,定都于长安,又一个秦岭帝国就此诞生。
大汉帝国走向衰败后,秦岭古道再次成为南北交战的通道。诸葛亮所谓“六出祁山”(历史上诸葛亮从祁山出兵仅有两次),实际上就是出秦岭。
诸葛亮北伐曹魏,沿秦岭的西汉水逆流而上,夺取陇西,意图再向关中进军,怎奈何“出师未捷身先死”。
在他逝世29年后,曹魏灭蜀,走的也是秦岭古道。魏将邓艾率领将士,裹着毛毡从阴平道攀木缘崖而下,身先士卒,突袭成都,迫使蜀汉后主刘禅出城投降。
有感于秦岭古道的峥嵘、突兀、强悍、崎岖,唐代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写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大唐盛世,是秦岭帝国的最后一段光辉岁月。
一代雄主李世民提笔书写秦岭的帝王之气:“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出红扶岭日,入翠贮岩烟。”
诗人王维晚年隐居秦岭的终南山,“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那是杨贵妃爱吃的荔枝,生产于巴蜀,经秦岭中的子午道快递到长安。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那是韩愈被贬潮州,在远行路上思念家人,回望秦岭之间的帝都长安时,发出的慨叹。
唐代以后,黄河流域的经济地位逐渐被南方超越,而关中政治地位的没落,让人们渐渐忘记了,秦岭是中华民族的父亲山。
(秦岭南北分界峪口。图源/摄图网)
▼
清代康乾盛世,随着玉米、薯类等作物的种植,人口爆炸性增长。
乾隆下令“山头地角止宜种树者听垦,免其升科”,也就是对深山老林弛禁,免除新开垦土地的征税,鼓励农民向森林要地。
秦岭涌入了数以百万计的川陕流民,流民采取游耕的方式,搭棚耕作,“二三年后,弃之而另觅地耕作”,大规模砍伐森林。
(秦岭山村。图源/图虫创意)
▼
长久以来,秦岭是木材、薪材的重要来源地,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就曾“伐薪烧炭南山中”。为了采集食物、药物,秦岭的树木也不断遭受残害。
“盛世”透支了森林资源。围垦森林、湿地,使秦岭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物种大量灭绝,水土流失严重,也为人类带来了灾难。
晚清光绪年间,秦岭大量森林消失,药材资源锐减(“老林久辟,厚朴、黄连之野生者绝少”)。之前在森林中繁衍的老虎也难以藏身,“不过偶一见之矣”。在破坏森林之前,秦岭却曾“地广人稀,山深林密”(清光绪《镇安县乡土志》)
资料显示,从西汉到民国,汉中发生的水灾由年1次,变成了3.9年1次,森林植被破坏与洪涝灾害的关系一目了然。
当初秦人先祖筚路蓝缕,带着原始的工具来到秦岭,面对的是西戎的侵略。在秦帝国灭亡的两千年后,秦岭面对的,是不断恶化的自然环境。
(秦岭枫叶。图源/摄图网)
▼
“献给地球的礼物”
98年长江大洪水后,秦岭全境停止森林采伐,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与退耕还林工程。
在经过千百年的破坏后,秦岭山林终于得以休养生息。华夏生命之源,唤醒了昔日的记忆。
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对秦岭进行考察后,将这座划分中国南北的山脉称为第83份“上帝献给地球的礼物”。
(秦岭太白山天池。图源/图虫创意)
▼
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汉江水由秦岭湖(丹江口水库)出发,沿着华北平原,源源不断输入河北、河南、北京、天津等地。
源自中国腹心的秦岭之水,养育着上亿人口。
秦岭,还是中国人的中央国家公园。
这一地区是万物生灵的天堂,保存有多种世界珍稀动物资源。生长在秦岭中的大熊猫、朱鹮[huán]、羚牛、金丝猴,被称为“秦岭四宝”。
(秦岭是大熊猫的栖息地。图源/摄图网)
▼
随着秦岭生态系统的重建,中华父亲山再次回荡野性的呼唤。
据统计,截至近两年,秦岭朱鹮由最初发现时的7只增加到多只,秦岭的大熊猫由最少时的百余只增加到多只。秦岭的金丝猴、羚牛、林麝等也时有发现,在青山绿水之间繁衍生息。
(陕西周至县秦岭金丝猴。图源/摄图网)
▼
不少专家认为,野生华南虎已经灭绝。
但在秦岭,仍不时流传发现华南虎的传说。年《陕西省野生动物图鉴》称,“年华南虎在佛坪(属陕西省汉中市)发现后,至今在山区群众中偶有发现。”
谁都不知道,神秘的秦岭深处,是否还有奇迹等待着我们。
(秦岭再难听见虎啸。图源/摄图网)
▼
黄河与长江,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缓缓东流,其与秦岭交汇而成的山河廊道,今日依旧连通着中国东西。
秦岭与淮河横贯东西,划分中国的南北,在这条万里长线上,依稀响起汉唐帝国的战马嘶鸣声,听到悠扬的商队驼铃声,看见千帆竞渡,百舸争流。
中国,乃至世界,都再难找寻如秦岭一样传奇的地理人文史诗。
这座父亲山,至今庇护着中华民族,我们岂能相忘?
(秦岭山下,金色麦田。图源/摄图网)
▼
主要参考文献:
[清]毕沅:《关中胜迹图志》,三秦出版社,年沈茂才:《中国秦岭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保护》,科学出版社,年《地图上的秦岭》编纂委员会:《秦岭全景图记》,西安地图出版社,年《秦岭四库全书》编写组:《秦岭四库全书》,西安出版社,年党双忍:《秦岭简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年单之蔷:《秦岭:中国人的中央国家公园》,中国国家地理年第06期作者/来源:最爱历史
内容如有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