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天堑变通途汉江大桥的前世今生 [复制链接]

1#

一江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襄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日新月异,一条条公路、铁路在襄阳交会,一座座大桥在襄阳贯通,襄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襄阳的桥,就是这座城市的缩影,也是城市的记忆和见证。凤雏大桥本月即将开通,在大桥通车之际,襄阳之声推出系列报道《桥见未来》,倾听桥梁的故事,感受大桥的魅力,今天我们带你走近的是汉江大桥。

陈家驹老先生是襄阳市原市规划局总工程师,也是知名的城建专家。在讲汉江一桥的修建前,他先讲述了与其密不可分的一条铁路——汉丹铁路的故事。早在年9月1号,汉江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动工,为了支援工程建设,我省境内的汉丹铁路随之修建,并于年试通车,襄阳地区有了第一条铁路。

我市知名城建专家陈家驹说,汉丹铁路是西武线的一部分,要支援丹江水电站的建设,但只有一条汉江能运输物资,满足不了大工程建设的物资材料建设运输需求,因此湖北省决定在支持丹江口水库建设的情况下,把汉丹铁路纳入湖北省建设的计划。

汉丹铁路

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修建焦枝铁路,襄阳汉江铁路公路两用桥被列入建设计划,由原铁道部大桥工程局负责设计、施工。这对于襄江两岸的人民来说是个特大喜讯。

汉江一桥

63岁的马国建回忆说,上世纪70年代之前,襄、樊两城人民依水而居,饱受天堑相隔的困苦。那时候过江不容易,没有修桥之前,他就没过过江。

年的一天晚上,文艺演出结束后,樊城的演员因抢上渡船,超载致使渡船下沉,造成了人员被淹死的悲剧。依水而居的襄阳人早就希望有一座永久性桥梁,将襄城和樊城连接起来。

大桥没通时市民都是乘船过江

原市规划局总工程师、知名城建专家陈家驹介绍,计划修建汉江大桥没有考虑公路,只是一个铁路桥,我市的政府和规划部门,强烈要求铁路部门解决我市的城市交通,在汉江一桥增加公路部分。铁路部门考虑群众的要求,在铁路设计了两个悬臂,把公路吊在外头。

汉江大桥建设时的情况

汉江大桥,俗称"汉江一桥",代号为四O二O工程,是焦枝铁路上的关键工程和特大型铁路公路两用桥梁之一。为了确保焦枝铁路全线按时通车,大桥局采取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办法,将桥址选定在地质条件较好、水流顺直的襄城、樊城之间河道最窄处。襄、樊两城的百姓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大伙都将支援大桥建设当作己任,把能参加大桥建设视为光荣。

工人们正为三号墩抛锚

据史料记载,汉江大桥开工以后,全襄阳地区军民有55万多人次参加大桥义务劳动,从80多岁的街道居民,到小学生,都多次参加义务劳动。

年4月26号,在庆祝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的同时,襄樊汉江大桥铁路桥通车。同年5月20号,襄樊汉江大桥公路桥通车并举行了通车典礼。大桥建设者们仅用天,就顺利建成了按常规需要两三年才能建成的特大铁路公路两用桥,当时刷新了我国建桥速度纪录。

汉江大桥通车仪式汉江大桥通车仪式

汉江一桥铁路桥长.6米,公路桥长米,全桥架设钢梁吨,铆接铆钉36.8万颗。大桥结构为正桥2台3墩4孔,上部结构是四跨米的连续梁。汉江一桥的建成通车,结束了汉江两岸人民靠“小划子”往来的历史,是一座开创现代襄阳历史的大桥,也是襄阳第一个地标性现代化建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