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都网讯(于殿宏)汉江,是中国汉民族和汉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千百年来,汉水不舍昼夜,滋养着这片丰饶的土地。今天,汉水千里北上,润泽京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国家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和水源涵养地,确保一库净水永续北送,修复水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丹江口崇高的政治使命和历史担当。
渔船上岸
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也是水生生物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然而,长期以来,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加上“酷渔滥捕”,汉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竭。
让汉江休养生息,还人们一个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命汉江,刻不容缓。
十年禁渔主动扛起政治责任
长江十年禁渔,是党中央“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
三千里汉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我市地处汉江中上游,境内有68万亩的水域面积,十年禁渔令,修复汉江水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对我市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闻令而动。市委、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要求,主动扛起政治责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全力推进长江流域汉江水域禁捕退捕,坚决当好新时代的“守井人”。
高位推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禁捕退捕工作,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指挥长的指挥部,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禁捕退捕工作指挥部会议,专题研究禁捕退捕工作,谋划部署具体实施方案。
高频调度。指挥部下设8个专班,坚持“日研判”“周调度”的工作机制,指挥部每天召开碰头会,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明确“时间表”,制定“作战图”,实行销号管理。下发禁捕退捕通告、实施方案,明确攻坚行动步骤、渔船回收管理办法、联合执法职责分工,确保禁捕退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全力答好“十年禁捕”这一必考题。
宣传政策。召开业务培训会议,详细解读有关政策。组织市、镇、村干部深入渔民家中,面对面沟通交流;向渔民发放禁捕退捕政策2万余份,确保家喻户晓。在新闻媒体、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