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人民大会堂活动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80102/5972953.html近日,海淀区融媒体中心报道了田村路街道赴丹江口开展对口协作的新闻:《丹江引水济京城我助丹江奔小康》《饮水思源对口帮扶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这是海淀融媒历史上首次
由两地融媒矩阵联动
实现的异地同步报道
《北京日报》北京号
全文转发了此新闻
02:46
▲海淀新闻报道《饮水思源对口帮扶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海淀报》刊登《丹江引水济京城我助丹江奔小康》
今年夏天,海淀区田村路街道一行前往丹江口市石鼓镇,开展对口协作工作,海淀区融媒体记者随行采访。
此次田村路街道向当地捐献逾3.5万爱心款项及若干文具。
近年来,田村路街道先后援助资金帮助当地建设了石榴示范基地、猕猴桃产业园、辣椒加工车间等扶贫项目,帮扶农户销售农副产品,助力石鼓镇产业发展,还组织田村路辖区企业到石鼓镇进行市场调研,推动两地企业间的合作交流。
丹江口市石鼓镇党委书记王家生表示:石鼓镇渔民顺利实现转型、绿色产业发展蒸蒸日上,离不开北京海淀田村路街道办的对口帮扶。
两地融媒体中心联袂报道
早在年,北京市海淀区与湖北省丹江口市建立了对口协作结对关系,海淀区通过产业扶持、生态建设、消费帮扶等精准措施,带动丹江口市经济发展。年4月,丹江口市顺利实现脱贫摘帽。截至年,海淀区14个街镇与丹江口市20个镇、办、处、区结对帮扶,实现了街镇结对全覆盖,使丹江口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这类报道并非第一次,从年两地建立对口协作关系开始,关于海淀对口帮扶丹江口的报道,就一直在进行中。丹江口市融媒体中心也曾来过海淀区采访交流。然而多年来,两地的采编工作都是“单打独斗”,各自报道……
这种状况在今年夏天被打破——首次实现两地融媒体中心联袂报道,从联合采访、到共享新闻素材,再到最终融媒体作品的全网播发,两地将全媒体矩阵资源共享实现联动,用“异地同步”报道的形式,发挥出“1+1大于2”的宣传效果。
海淀融媒记者王洁在现场拍照(左下角)
海淀融媒记者在采访现场用手机发稿(右下角)
丹江口融媒体记者高重阳(左1)在拍摄
丹江口融媒体记者高重阳(中)在拍摄
这种报道方式在海淀区融媒体中心历史上也尚属首次。
全媒体矩阵的联动
不仅可以发挥两地平台资源优势
降低采编成本
提高采编效率
以最少的人力、物力
达到最佳宣传效果
同时也是对口协作地区
融媒体中心的联合探索
是提升融媒体服务意识
和服务水平的一种有效尝试
使融媒体真正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今年,海淀区融媒体中心围绕打造全国标杆性区级融媒体中心,建立起与指挥中心、采访中心、编辑中心、运营中心、技术中心、发展中心、行政中心等“七中心”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通过全面覆盖传播矩阵、不断提升舆论引导能力、专业精准融合服务、持续增强品牌价值,融合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海淀模式”成绩斐然。
去年,“海淀—赤城融媒乡村振兴工作室”也正式成立,这是海淀区与对口协作地区共建的首家融媒乡村振兴工作室。
北京市海淀区融媒体中心
将继续发挥全媒体矩阵优势
与其他融媒体中心在
人才交流、采编制作
乡村振兴、农旅融合
项目推介等方面开展合作
运用报、台、网、微、端、直播等渠道
把全媒体矩阵可复制可推广的
乡村振兴经验总结出来推广出去
共同探索基层融媒体中心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新途径
文字:王洁刘仁
照片:王洁信云
视频新闻:吴玥萱
高重阳(丹江口融媒体中心)
编辑: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