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寻味荆楚之武当蜜橘酸甜可口香飘海内外极 [复制链接]

1#
楚天都市报记者关前裕通讯员周玉娟张朝峰名称:武当蜜橘产地:丹江口市、武当山地区特点:色泽鲜艳、果形美观、果肉细嫩、汁多化渣、风味浓郁、耐贮藏运输。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红时。金秋时节,行走在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口库区,沿线连绵起伏的丘陵缓坡上,金灿灿的柑桔挂满树枝,像一个个火红的小灯笼,柑橘清香扑面而来,桔农们正加紧采摘,分拣装箱,到处洋溢着一派丰收喜人景象。好山好水产好桔。丹江口市是中国最北缘的优质柑桔生产基地,所产的“武当蜜橘”以地域独特、色泽鲜艳、味浓化渣、酸甜可口等特点被评为“中华名果”。年,“武当蜜橘”荣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至今早已香飘万里,走向全国,远销海外。好山好水产好桔丹江口市处于汉江中上游,属秦巴山余脉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气候环境,成为中国古老的柑桔产地“芦花独戍晚,柑实万家香。”这是唐代诗人李颖在诗中描绘的当时汉江沿岸柑桔的种植情况。明代,大修武当山之后,柑桔成为香客们朝山进贡的贡品。清代,《郧阳府志》《均州志》均有柑桔种植情况的记载。丹江口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元国介绍,整个十堰的柑橘产业,起源于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六里坪镇马家岗村村民刘道保家门前有一个树龄百余年的“草橘王”树,被公认为鄂西北柑橘发源地“母本柑树王”。刘道保向记者回忆道,年起,村里来了一个叫陈显临的技术员,是华中农业大学园艺专业的一名大学生。是他发现了这棵草橘子树,这棵树每年要结几百斤橘子。陈显临感到很惊奇,马上向华农大教授、柑橘专家章文才汇报。在章文才教授的指导下,以这棵草橘子树作为母本,与温州的蜜桔成功嫁接,然后推向鄂西北各地。丹江口市民充分利用丹江口水库大水体的湖泊效应,大力发展柑橘生产,开拓出一条致富之路。目前,丹江口市柑橘总面积达30万亩,年产量逾30万吨,年产值达到6亿元,成为我国北缘地区重要的柑橘生产基地。酸甜可口香飘海内外蔡家渡果园总面积亩,是丹江口市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果园场。走进这个果园,黄灿灿的柑橘挂满树枝,果农和游客在枝丫间采摘着果实,到处是欢声笑语。摘下一个试吃,桔皮极薄,桔瓣颜色鲜、光泽好、气味香。轻尝一瓣,一咬即破,满口水嫩饱满的果肉,甜中带酸,酸中有甜,甜酸适度,瞬间侵袭味蕾,从舌尖一直到胃里,可谓一路清爽。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柑橘首席科学家邓秀新教授评价丹江口市武当蜜橘:“色泽鲜艳、汁多味浓、高糖高酸、风味浓郁、耐贮藏运输。”11月5日,记者来到习家店镇柑橘交易大市场,这是鄂西北最大的柑橘交易大市场,只见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卡车停满了大市场,一辆辆满载柑桔的农用三轮车源源不断地进入市场。丹江口市蔡家渡果园场场长赵宏告诉记者,全场柑橘种植面积余亩,今年产量多万斤,大部分卖往俄罗斯、越南、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武当蜜橘汁多味浓、甜酸适口,具有高糖高酸的特点,在北方市场深得消费者的喜爱。”丹江口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元国介绍,武当蜜橘畅销华北、东北、西北和中原地区,每年出口到俄罗斯等国家达吨以上。小柑橘成致富大产业小小柑橘,是果农发家致富的希望。习家店镇是柑橘大镇,全镇种植柑橘7万亩,今年预计产量达万公斤。目前正值柑橘销售的火爆时期,橘农们正抢抓晴好天气加紧销售柑橘,每天有万公斤柑橘销往全国各地。11月5日,记者在丹江口市习家店镇方山园艺场看到,十几名村民正在帮忙采摘柑橘,每人每天务工费在元到元不等。据该场负责人介绍,今年迎来柑橘大丰收,预计产量达余万斤,平均销售价格为1.5元/斤。在习家店镇柑橘交易大市场,小茯苓村的村民张昌华刚刚与来自陕西的客商达成一笔交易,一三轮车柑橘卖了元,正高兴地数着钱。他告诉记者,自己种这么多年柑橘,从来没有遇到这么好的行情,自己目前已卖了5万余斤,平均价格在1.4元左右,今年预计能收获18万斤,毛收入25万元左右。“武当蜜橘就是农民的致富果!”丹江口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元国介绍,武当蜜橘已成为丹江口全市脱贫攻坚的主打产业,全市共有1万多户贫困户借助种植柑橘实现脱贫摘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