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的号怎么挂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147810.html楚天都市报9月10日讯(记者肖杨通讯员梁炜)9月10日,庆祝年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楚天都市报记者获悉,今年湖北省有10位教师代表参会,他们分别是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谭玉敏,武汉市旅游学校高级教师马丹,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校长、高级教师张基广,宜昌市夷陵中学高级教师曹俊松,蕲春县第二实验中学(农村)校长、一级教师何欢,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杨宗凯,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张新亮,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院长、教授沈曙红,武汉市第六初级中学副校长、正高级教师刘晓红,以及丹江口市龙山镇彭家沟小学教师蔡明镜。
集体合影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代表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获评A+、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学科,入选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宣部全国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创建单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发挥传统优势,一直努力打造马克思主义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学术重镇和坚强阵地。
全国模范教师代表马丹
马丹,年毕业从教,中共党员,在武汉市旅游学校工作25年。作为一名艺体教师,她多次被评为省市优秀教师、魅力教师。年,成为湖北省首批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团队中的一名援藏教师,她克服身体的不适和对家乡的想念,扎根雪域高原,认真工作、无私奉献。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代表张基广
张基广,男,年生,年至今任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兼校长。全国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教育部首期中小学校长“领航班”成员、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库专家、《中国教育报》年度校长、湖北省名师、湖北省首届“荆楚教育名家”、湖北省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武汉市最具影响力的校长、武汉市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人大代表,领衔主办教育部名校长工作室、湖北省名师工作室。
近年来,他先后正式出版了《赤脚走进校园》、《校园在窗外》、《校园总有孩子跑过》、《生长在我们的土地上》等四部个人教育专著,发表学术文章余篇。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曹俊松
曹俊松,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生于年,年7月参加工作,现为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数学教师、班主任。宜昌市教育局“明星班主任”、“宜昌名师”,获市政府“宜昌园丁奖”。
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代表何欢
何欢,男,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年参加特岗教师计划,曾任蕲春县向桥乡白水中学特岗教师、副校长、校长,现任蕲春县第二实验中学(漕河镇中心学校下辖农村初中,原名蕲春县芝麻山中学)校长。先后获评湖北三支一扶十大标兵,荆楚好老师,马云新乡村教育家等多项荣誉称号,被授予湖北青年五四奖章。
国家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代表杨宗凯
杨宗凯,中共党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国家督学,首批“新世纪千百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UIS)理事,第七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信息学部委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主任。
杨宗凯教授长期从事教育信息化理论、技术、实践创新研究和应用推广,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做出了显著成绩。
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代表张新亮
张新亮目前担任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兼任湖北省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等,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年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创新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年被遴选为美国光学学会会士,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担任OSA《PhotonicsResearch》和IEEE《PhotonicsResearch》助理编辑以及《FrontiersofOptoelectronics》主编。
年6月到年12月期间担任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牵头承担国家试点学院的试点改革工作。试点改革期间,提出了“群体培养与多元发展相统一、工程实践与科学思维相统一”的研究性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了基于“一课三化”举措的综合育人体系,该培养模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研究型大学如何大规模培养创新人才的问题,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代表沈曙红
沈曙红,49岁,现任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院长,主要从事卫生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及研究工作。担任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临床医学专业专委会委员;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专业评审专家;湖北省医学职业教育研究室副主任;宜昌市医学会副会长。他深入研究职业教育理论,近年来,主持参与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医药卫生类专业目录的修订,临床医学专业、护理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临床医学类国控专业国家级评审工作,国家骨干示范高职院校评估验收工作。参与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主持的“卫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专家咨询报告”的调研与写作,主笔起草“卫生健康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重要文件。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供需对接,定向乡医,临床医学专业协同育人改革的实践与探索”省级重点教研课题,获年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全国优秀教学案例奖。
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代表刘晓红
刘晓红,武汉市第六初级中学语文教师。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扎根教育教学一线,从偏远薄弱学校的一名教师,逐步成长起来:湖北省特级教师(年9月),湖北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年1月),湖北省名师(年),湖北省骨干教师(年),武汉市“黄鹤英才(教育)计划人选(年1月),武汉市黄鹤英才(教育)刘晓红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年4月),武汉市教育界名师(年7月),武汉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年),武汉市优秀班主任(年)等等。
刘晓红惯于思考,追求研究的深度;勤于实践,追求引领的高度;乐于奉献,追求谦和的气度。潜心教书育人,带领一支优秀的团队突破困境,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超越。“互联网+教育”概念,给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对此,积极探索,力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师角色的定位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与实践!
全国优秀特岗教师巡回报告团成员代表蔡明镜
蔡明镜,女,年出生,毕业于汉江师范学院。年,刚满21岁的蔡明镜来到湖北丹江口市龙山镇彭家沟小学教学点。她借助《弟子规》规范学生行为习惯,采用校园学乐币来激励规范孩子们。她秉持”生活即课堂的理念,常常把孩子们带出教室,带到田野,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她知道,阅读决定孩子一生的高度,想尽办法找资源让孩子们阅读,每天坚持和学生共读半小时。她借网络链接优质资源,引入网络课程,把学校的音美信息等课程开办起来,联系到远在美国、上海的专业师资。三年来,她为学校学生引进公益资助达18万余元,用于修建澡堂、电脑教室,购买校服、图书等。年,蔡明镜获评“马云乡村教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