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李玶院士李玶(年3月20日-年9月10日),湖北大悟人,年7月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获学士学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地震构造专家。李玶先生年3月20日生于湖北省大悟。年考入原国立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地质系,年大学毕业之后留校任教。解放后从事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年参与创办了南京大学工程水文地质专业。年调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并从事沿海地下军事工程选址。年以来,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从事大地构造、地壳稳定性和工程地震研究。李玶一生长期致力于我国重大工程区地壳稳定性和地震危险性评价;主持完成了三峡坝区、二滩、丹江口水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等国家重大工程场址的构造特征和地震危险性评价;为云南阳宗海火电厂扩建的地震危险性评价及海南琼北地震烈度区划复核作出重大贡献。曾融生院士曾融生(年8月16日-年10月22日),男,祖籍福建省平潭,出生于福建省福清县,固体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理系。年开始在青海、甘肃首先发现地震记录图中大角度反射地震波,并应用面波相速度来研究地壳构造,提出了地壳的分区。著有《固体地球物理学导论》一书。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年10月22日,曾融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曾融生在中国首次应用地震面波的相速度来研究地壳构造,发现年5月云南昭通大震的多重性,从而对大地震的破裂过程有了新的认识。在地球动力学研究中,提出张性盆地和盆地中强震发生的统一动力学模式,以及印度—欧亚大陆碰撞过程的新模式。于敏院士另附上年逝世的两院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别是:1月16日逝世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于敏(中国科学院),享年93岁。1月19日逝世的著名物理化学家梁敬魁(中国科学院),享年87岁。1月29日逝世的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金国章(中国科学院),享年92岁。2月22日逝世的凝聚态物理学家王业宁(南京大学),享年93岁。3月7日逝世的全国名中医沈自尹(复旦大学),享年91岁。6月3日逝世的著名固体物理学家汤定元(中国科学院),享年岁。6月17日逝世的著名分子生物学家孔祥复(陆军军医大学),享年76岁。7月28日逝世的人造卫星轨道动力学和卫星测控专家李济生(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享年76岁。8月1日逝世的著名电化学家查全性(武汉大学),享年94岁。8月6日逝世的著名化学家卓仁禧(武汉大学),享年89岁。8月12日逝世作物科学家卢永根(华南农业大学),享年89岁。8月26日逝世的湿法冶金学家陈家镛(中国科学院),享年97岁。8月27日逝世的物理学家章综(中国科学院),享年90岁。8月31日逝世的工程热物理学家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教授王补宣(中国科学院),享年98岁。10月4日逝世的自动控制专家张嗣瀛(青岛大学),享年95岁。10月27日逝世的固体地球物理学家曾融生(中国科学院),享年95岁。12月4日逝世的国际著名半导体器件物理学家、微电子学家陈星弼(中国科学院),享年89岁。另外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别是:1月1日逝世的著名材料专家涂铭旌(四川大学),享年90岁。1月8日逝世的心血管外科学专家高长青(医院),享年59岁。2月3日逝世的著名的塑性成形与数字化制造专家阮雪榆(上海交通大学),享年86岁。2月22日逝世的土木工程材料专家孙伟(东南大学),享年84岁。5月11日逝世的建筑结构专家容柏生(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享年90岁。5月28日逝世的核材料和金属物理专家李恒德(清华大学),享年98岁。6月14日逝世的控制系统工程专家宁滨(北京交通大学),享年60岁。6月29日逝世的毫米波技术领域杰出专家孙忠良(东南大学),享年83岁。9月5日逝世的化学纤维工程技术和管理专家季国标(东华大学),享年87岁。9月10日北京逝世的地震构造专家李玶院士,享年96岁。10月1日逝世的泥沙与河床演变专家韩其为(长沙理工大学,享年86岁。10月3日逝世的儿科血液学专家胡亚美(首都医科大学),享年96岁。截至今日,年逝世的两院院士达29人,对于建设中的共和国,这是多么巨大的损失。他们永远是中国人心中的骄傲。感谢这些为我们祖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们,没有他们,祖国不会这么好!愿他们一路走好,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